莲花生藏妃、观音菩萨化身……古老藏族面具艺术,羌姆面具


“羌姆”面具是藏族面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羌姆”并非一般娱乐形式,而是一种神圣、严肃、庄重的宗教仪轨祭祀活动,担任表演的僧人穿着各式宽大的神衣,手执法器,戴上象征神、佛、护法、鬼怪的威严的宗教面具,按照佛法密宗教义教规表演各种动作、以祭祀先祖、神灵,为芸芸众生消灾驱邪、祈祷福寿吉祥。图为释迦牟尼佛,藏语称夏迦土巴。文、图/康·格桑益希。西藏老照片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原始的巫术、拟兽舞等为藏族面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土壤。古老的藏族面具艺术作为本土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载体,它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以前。在阿里日土县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古崖画中,除凿刻有大量的动物图腾外,还以质朴的手法勾画出戴面具者的舞蹈场面。图为莲花生藏妃“益西措吉”。文、图/康·格桑益希。西藏老照片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旦真”,意为马头金刚,密号名“摩诃噶拉神”。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故有时也被视为菩萨。“旦真”的忿怒表情与绿色码头相匹配,象征把幸福与震慑的双重含义合二为一。当金曲嘉和马头金刚的眼神和表情属慈眼和曼陀罗金刚部忿怒相。文、图/康·格桑益希。西藏老照片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