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说起超市,可能在你家或者公司附近就能找出不少于3-4家大型超市,但若是你问起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生鲜去哪个超市买的话,那永辉超市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为啥?相信你得到的答案会空前的统一,价格合理、新鲜、方便、体验好,永辉超市在新零售上的可谓是把风口上的猪抓的牢牢的。

乍一听,或许会有小伙伴想吐槽晓芳了,哪家超市这几方面都做好了,生意会不红火?是啊,我们都知道这几方面是零售中重点中的重点,但要做好这几方面可并不容易。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永辉超市是怎么做到的呢?

放眼望去,整个超市业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线员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微的薪水,整个行业员工的流动性更是高的要命。

以至于这些一线的员工根本就没有什么干劲,基本上就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顾客几乎很难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笑容,这对于当今互联网冲击下的实体零售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完全可以想象,一线员工是一种‘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状态,会出现的糟糕场景,在码放果蔬的时候‘往一边丢’、‘往那一砸’,反正卖多少都和我没关系、超市损失多少果蔬也和我没关系。受过撞击的果蔬通常几个小时就会变黑,自然无法吸引消费者走进购买,那还搞什么新零售,增加什么体验感?增加的都是负面印象吧。

不可置否,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业,我们要思考如何获取外部客户、维系老顾客、吸引新的客户,但我们更应当深思的是我们的 “内部客户”,也就是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

尽管这些内部客户给我们企业带来的是“间接受益”,但他们对消费者的购买、购买行为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们决定着让80%客户能多买一点,还是让80%客户少买一点。

那就直接提升一线员工收入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可问题是,加多少合适?加多了老板不愿意,加少了激励性弱,效果短暂。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拿永辉超市来说,永辉超市在全国有6万多名员工,如果每人每月增加100元的收入,那么,永辉一年就要多付出7200多万元的薪水,也就是大概10%的净利润,这个成本可不小。

而且,100元对于员工的激励是极小的,效果更是短暂,总不能每隔几个月就全员提薪100元吧,那样在人工成本上将会出现一刻不可控的消耗。

那么,到底要如何才能既增加员工的薪酬,也减少果蔬的损耗,节约成本以及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购买,提升营运收入?

永辉超市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对一线员工实行合伙人模式。

什么是合伙人模式?

据了解,最早的合伙人诞生于10世纪前后的意大利、英国等国。当时海上贸易很赚钱,有人说,我想做这事,但我不懂航海,我可以出钱,有人说,我懂航海,但我钱不多,我可以出力。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展开了合作,利润各半。自然而然地,逐步形成了资源互补下的利益共同体。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中国合伙人剧照

从最初简陋的一拍即合发展至今,市场上基本形成了三种合伙人模式:

1、合伙人就是名义股东,也有的将实际股东称为合伙人,这只是名称上的转变。

2、注册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在合伙企业中有两种角色,一个普通合伙人,就是公司创办人或控制人;一种是有限合伙人,是指投资人,没有决策权和代表权,但可以分享的投资收益。

3、以打造团队经营者为核心的增值合伙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P,出钱出力、做增量价值、分享增值收益。不承担企业风险;但要担当经营责任;根据价值进行多次利益分配;着重于团队及自身价值、人脉、资源等方面的贡献,可以灵活退出。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由此不难看出,合伙人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么出钱要么出力。永辉采用的就是第三种,典型的OP合伙人模式。

一方面,永辉在品类、柜台、部门达到基础设定的毛利额或利润额后,由企业和员工进行收益分成。

其中,对于一些店铺,甚至可以无基础消费额的要求。在分成比例方面沟通、讨论,到底是五五开、四六开,还是三七开。

这样一来,员工会发现自己的收入和品类或部门、科目、柜台等的收入是挂钩的,只有自己提供更出色的服务,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对与员工而言,这属于“开源”啊。不用整天拿着死工资,干多干少都是那些钱,每个月工资是可持续增长的、没啥看得见的天花板的,赚多赚少都取决于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员工组和企业协定的是利润或毛利的分成,这么一来,员工比你还怕浪费,会主动注意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比如,在售卖果蔬时,绝对会轻拿轻放,注意保鲜程序,这节省出来的成本就是所谓的“节流”,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整个果蔬部门损耗率都超过30%的情况下,永辉超市只有4%-5%损耗率的原因。

另一方面,永辉对于部门、柜台、品类等的人员招聘、解雇等诸多决策全部放权给员工,由员工组的所有成员决定。

永辉超市在“合伙人制度”这件事上不仅仅只谈钱

反正赚到的所有的收益是大家共同分享的,你选择招聘10个人还是20个人都由你自己去盘算,完全不用你去操心,员工会算的比你清楚。既避免了有人无事可干照拿钱,也有人累死拿钱少的状况。

这样一来,很明显,永辉超市的盈利与否、盈利额的高低都关系着员工到底是赚多还是赚少,大家是一个共同的团体,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不说,连员工的流失率也会出现显著的降低。

据数据显示,近3年,永辉超市一直在大踏步前进,其营收增长率超过20%,利润率也从2013年的2%提升到2014年的2.3%,在整个超市行业净利率仅不足1%的困局之下,永辉超市的利润率几乎可以领跑整个行业。

这种在业界看来很不可思议的增长都是和永辉超市的创新分不开的,而这些创新也不仅仅是其对待消费者的方式,更体现在永辉超市对“内部客户”的激励机制和满足,这才是永辉超市高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永辉超市合伙人的成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积极性,把薪酬和绩效挂钩,把门店的利益和个人目标一致化,老板想干的,也是职工想干的,企业业绩增长,员工也能得到加薪,大家一起穷一起富,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不快?

进军新零售,你是一个人深入敌营,永辉超市是几万人冲在前线战斗,怎么可能不领跑。零售业真的不好做?或许你和永辉超市只差了一个对内部客户的看重与否的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