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海龙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1979年,

葛镇亚老师走遍整个遵义县

寻找史记上记载的海龙屯。

历经2年的时间,

终在一片掩埋了白骨的玉米地

找到了海龙屯的蛛丝马迹。

恰好,这片白骨

见证了一场国仇家恨的殊死对战,

也掀开了海龙屯重现的篇章。

今天,让小土司为大家分享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故事...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七年备战,战火频燃的试探与反攻

万历二十一年春,

四川土司王继光至重庆,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率兵三千讨伐杨应龙,在娄山关白石口屯兵。

杨应龙假装投降,放官兵过娄山关卡,在关南埋伏重兵对官军进行绞杀。这是朝廷对播军的第一次试探。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播州土司杨应龙,一个天生的将才,

嗅到了这场战争背后隐藏的政治危机。

重建海龙屯势在必行,

万历二十三、二十四年

完成了朝天关、飞龙关的修筑。

打造一个凭据天险的军事堡垒,

这是杨应龙备战的第一步。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百万人投入战争,遵义境内规模最大的战役

万历二十三年,

兵部侍郎邢玠命重庆知府王士请令杨应龙至秦江听勘

杨应龙缚献12人抵斩,

并请纳银四万两助采木赎罪

朝廷允准,以子杨朝栋代其职

次子杨可栋留在重庆作人质

然而,不久,

杨应龙闻次子死,拒缴赎金。

战火将起 。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明朝援朝抗倭战事已经结束,

万历皇帝决心平定杨应龙叛乱。

贵州巡抚江东之等率兵三千进剿。

杨应龙令其弟杨兆龙、子杨朝栋至飞练堡迎战,

官军无一生还,江东之被革职。

战事一触即发。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据葛镇亚老师介绍。

朝廷决定平播之前,曾到当时的成都府招军,当时的士兵“愿投锦江而不愿投播州”,宁愿跳河自杀也不敢和播州土司作战,“畏敌如虎”,播军的实力不容小觑。

播军的主体为苗军,包括仡佬族、九股苗、黑苗、黔东南及黔南地区的生苗、黑脚苗、夭苗。其中最精悍的苗兵被称为“硬手”,是播军的先头部队,适宜近战肉搏、长途奔袭战、夜战、堡垒站。

播军的武器装备为刀、矛、弓、箭之类传统的冷兵器。但由于播军多土兵,山地作战能力极强,官军形容为“腾跃如飞”。

战前,据时任四川巡抚估计,播军人数在十四万到十六万之间。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为彻底摧毁播军的战斗力,

明廷花了二百多万两银子打造火器,

取湖广火炮、三眼铳、大将军炮、百子炮,

于全国十五个省招兵二十四万

浩浩荡荡直奔播州而来。

据葛镇亚老师略估,为这场平播之役,

明朝廷无论在人力兵力还是财力物力上都消耗巨大。

杨应龙坐地镇守,

而明军不得不长途跋涉,远距离奔赴播州开战,

因此除战斗兵员外,

此战所动用的后勤部队也不下三十万人,

双方共计不下一百万人参战。

如此庞大的数额,

意味着这是遵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海龙屯,战争尾声的负隅顽抗入

万历二十八年(1600)春,明军兵分八路直取播州

播州境内战火频起。

直到明军烧毁了位于今日老城的播州宣尉司城,杨应龙率领一万七千人退守海龙屯,加上屯上守军几千人,背靠天险,与二十四万大军殊死作战。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整场平播之役历时114天

而海龙屯敌我悬殊的坚守竟然长达两月有余。

至今,登上三十六步天梯

还能感受到,

坡度陡绝、极窄极险,浇上桐油的天梯是如何御敌的。

更有从飞虎关推下的滚石圆木

114天,鲜血染红了屯上的映山红,

才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海龙屯,不是平播之役开始的冲锋号角,

而是战争尾声的负隅顽抗。

烽烟起,殊死战,24万大军袭我海龙屯

杨氏土司家族世袭统治播州725年宣告结束。

留下的这座亚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堡垒冷冰冰的,

也激情万仗。

2万人与24万人的殊死对决,国仇家恨随着挖掘的白骨早已消逝。

而这座屯还有无数的经典让后人去挖掘。

那么,故事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