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如來這個名號,也就是說明心性本來的那個現象,這個現象就是佛經所講的相,也就是心相,心性起作用的一種現象。

我們再縮小一點來說,第一分鐘一個人開始講話,我們大家聽到沒有?若來,好像來過了,每一句話聽過了,又過去了,若去,好像走掉了,他再說,又來了,但這個本體如如不動。

所以佛經說的是形容,當我們證到修養到那個境界,幾乎近於清淨空相的時候,如如不動。好像不動,沒有真不動,假使真不動的,那就是個死東西了。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自性本身,也就是說真如本身是活潑潑的,只能形容是如如不動。

這個如字,在佛法裡經常看到,像「如夢如幻」,「真如」文字倒轉就是「如真」,好像是真的。

你如果執著了一個真的,那就落在執著上,執著就是妄念,又是錯誤。所以「真如」好像是真的;「如來」是對佛法身的稱呼。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一切眾生與佛,都有法報化三身,法身是自性的本體,等於剛才我們的一個比方,虛空中都有電,是宇宙間的能量變化,你手碰虛空並不會觸電,待因緣成就,一摩擦就發電,它本來在虛空中存在。

如來若來若去,法身是不生也不滅,所謂不生不滅也就是不來也不去,不死也不生,它是永恆,好像永遠是常在,這是說法身。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報身,就是我們現在父母所生之身,也可以說是化身。我們大家學佛修道的,有些人開悟了,有些人得定,有些人燒出舍利子了,那充其量不過是法身成就,報身沒有轉。

得到了報身成就,轉成圓滿報身時,不但可以無病無痛,更完全變成色界天人之身。但是圓滿報身的修持,還不是一般打打坐修修法就可以的,要悟後再起修,這是另一條路線。

修成了圓滿報身以後,就有千百萬億化身,現在這個肉身,就可以化很多身出去了,其實三身只是一身。……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法身怎麼來的呢?你們大家在參話頭,這個思想哪裡來?哪裡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你為什麼去管思想?它來的時候,貿然而來,去的時候,貿然而去,所以大家打坐的時候,拼命想把妄想空了,你看,多傻啊!傻得像顆金剛一樣,顛撲不破的傻。

人家金剛般若波羅密,我們傻得呀,像般若波羅密的金剛,笨得要命,你為什麼除妄想?妄想本來空的呀,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留也留它不住,哪個人把思想留住了?

你說我覺得痛苦煩惱,你不是說傻話嗎?昨天的日子早過去了,昨天的煩惱早沒有影子了,現在坐在這裡不煩惱嘛!

你現在很煩惱,等一下不煩惱嘛!不可能永遠煩惱,煩惱並不停留;換句話說,清淨境界,也並不停留。

所以有些人做功夫,偶然坐一堂清淨,然後下了坐,兩腿一放,哎喲,清淨跑了。清淨怎麼跑得了呢?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清淨根本沒有跑,是你理解見地不夠清楚,所以覺得功夫跑掉了。

有的人說,功夫來找我,什麼叫功夫啊?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你如此懂了,無一刻不在清淨中,由此起修,慢慢到達三身成就。……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有許多人學了佛,受了宗教儀式的困擾,看了經上這一句,「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有人認為如來來了,昨天來看我,又是佛光普照我,現在沒有了。

「若坐若臥」,有些看到是坐像,有些看到是臥像。佛說啊,你不要搞錯了,如果有人學佛這樣著相的話,「是人不解我所說義」,這個人根本不懂佛法,不理解佛所說的道理。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什麼理由呢?真的佛,法身之體,悟了道,證得法身之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來也不去,不生也不死,不坐也不臥。

你說那是個什麼境界?不要被文字騙過去了,那是個非常平凡的境界。什麼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你現在這個樣,不坐也不臥,不來也不去,現身就是佛,既沒有動壞念頭,也沒有生好念頭,此心平平靜靜,不起分別,當下就在如來的境界裡!你不要把佛的境界假想得那麼高遠,其實是非常平凡的。

如果我們拿《金剛經》的這一段,用中國儒家《中庸》這一本書來講,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道是怎麼樣呢?極高明而道中庸,最平常,不來也不去,就在這兒。

我們現在瞭解了這個道理,再來看一個真正學佛修持的人,要怎麼用功才對呢?不用功即用功,你加一個功去用,就是著相。

我們經常觀察自己的煩惱,心行,不來也不去,不坐也不臥,不生也不滅。

前一個念頭沒有了叫做滅,後面一個念頭來了叫做生,生出來的東西一定有滅亡,滅了以後就沒有了嗎?不是斷滅相,它又會生。

生生滅滅,如水上的波浪一樣,波浪儘管在動,動了以後那個波浪又一個個散了。儘管波浪看不見,全體的波浪是水變的呀,水沒有動過,還是那麼多,不多也不少,永遠在那裡。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我們用各種方法修持,都是拼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個波浪,想盡辦法要讓那個波浪變平,變平了又怎麼樣?變平了還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

所以說,拼命去弄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我想是這個道理!你仔細想想看。你的想也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本身就在如來清淨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