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无奈,这世界变化快

不是我无奈,这世界变化快

情景难题

我开始定下心来踏实做事。但我发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1.才能变幻无常

完成任务,才能以及对才能的把握很重要。但我得承认,我并不能随意召唤我的能力。但往往体面地去上个厕所或睡个觉,灵光女神就赴约了。

2.运气从中作祟

虽然我知道,我是成年人了,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但是,运气真的是很玄妙的东西。所以我喜欢笑。

3.上头有个老板

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奖励,能不能升迁,看头儿。头儿的审批,是我忐忑焦虑的一大源头。

4.公司可能变革

公司也难,要提高盈利率?最有效快速就是大幅度裁员。新技术新机器出来了,裁员吧。我终于在裁员风波中幸留下来,但我还能保持优势吗?

5.全球经济在发展

把目光再放大,经济的发展及衰退,像双生儿一样交替出现。我持续焦虑,并不是我意志不够,是这个环境太没有安全感。

最后一问,如果抛弃了这种纠结的生活方式,我还会焦虑吗?

书中的答案

没翻书之前,我是这么认识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的。

公司运作的恒等式:

投入=产出

投入项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而我就是劳动力。

公司对我们仨比较一视同仁,但对我还是多了点人情味的。但这不够,因为它们不会有痛苦,而我会。

再次寻求书的帮助,默念:把我从这糟心的工作和生活中解放出来吧。

这次,书中出现了一群不工作只生活的人,也是我梦想成为的人:波西米亚人

特点是这样的:衣着朴素,住所便宜;博览群书,无视金钱;性情忧郁,投身艺术。

他们对选择交往的对象特别注意,宁可自己孤立起来,也不勉强和性情不投的人厮混。

他们小心地定义失败,认为商业上的得失不能判断一个人的道德

在他们之中确实产生了很多艺术大家。

太过于关注精神需求,他们最终不得不更辛苦地去养活自己。

提到的这群人,不是反面教材,也不是说必须循规蹈矩地生活

波西米亚人的出格,是在演绎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要用物质标准对自己和他人作出判断

因此,解决身份的焦虑,可从端正认识入手:身份的确立取决于听众的选择。如果我的听众是波西米亚人,我大可以撒手不干潜心艺术。而如果一开始,我选择的听众就是一般的普通人,我的表演也会更加从他们的需求去卖力。

焦虑真让人不爽,让人害怕失败,害怕丢脸。

但会害怕,表示我还有一定的追求,对某些结果还有所期待,同时,我还敬畏着其他的一些人。

了解这些,我决定这么对待糟心的生活:一是理解和尊重我的听众(在意谁的看法,就默认谁是听众,可以是自己)对我判断的标准;二是根据判断标准去做出改变;三是允许这个过程中焦虑的出现,但有几点标准,不能是因为我胆小怕事、循规蹈矩、思维麻痹才让焦虑钻了空。

明天还是会焦虑,至少今晚好梦!

——The End——

From 思酷内容部

思酷:专注于一体化移动学习 官网

http://www.scho.com/index.ph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