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一直漂泊在外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思念老家的一房一瓦,一田一地,也可能是一棵老樹,更多的是思念家鄉的某些食物獨有的味道,今天計劃回雲南老家的時間表,突然想吃蘇子糖、鳳尾糖、麥牙花生糖了。

其實小時候因家窮,過年沒錢賣糖,就買點當農戶手工熬製麥牙糖回來,老媽就用自產的蘇子、鳳尾、花生做成糖,小時候吃著是那麼的開心,當然現在過年也會做或賣現成的,但清楚的記得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直到去年回雲南老家,小妹帶回家一些,我當時不太在意,因為我覺得可能也是一般,一天不經意吃了一塊,那味道讓我彷彿回到了20多年前過春節時的場景,勾起了對兒時那種開心美好的回憶,一口氣吃了不少,因為不是很甜也不會膩,味道剛剛好,孩子愛人都說挺好吃的,拿回一點回山東,幾個朋友吃過後也說挺不錯的。

就打電話問小妹去年的麥牙花生糖哪裡弄來?想吃了,小妹說是一個鄉鎮農村朋友家給的,可那朋友失聯了,小妹說只記得當初是他朋友村裡人做的,沒想到小妹下午就驅車跑了30多公里去農村尋找那個製糖人,在村中打聽了快半小時,終於找到那個製糖人了,可是人家不在家,去趕鄉村大集了,後輾轉到大集找到了製糖人,小妹確認後悄悄給我訂了50斤,說製糖人的沒有那麼多現貨,待制作完過幾天給郵過來,在這裡感謝我親愛的小妹為了滿足哥哥一句“我想吃了”尋秘了一天,這就是親情的力量,等過年回去哥給你封一大紅包表示感謝。各位秘友等我親嘗確認是去年的味,我會挖掘出產品來分享給大家。(以下是小妹千里回傳的美味照片)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花生味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原味(褐色的我們當地叫“qin”糖:qin字不知是那個字)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蘇子味

.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核桃味

《秘味尋蹤》遠方一句想吃了,家鄉親人下鄉尋源兒時吃的蘇子糖

這就是那製糖人在集上的賣的糖

注:市面上賣這種糖的很多,全國各地都有這個種糖,但口味真的不行,真吃得上來的真的很少很少,是製作工藝的問題?還是原材料的問題?目前我還沒搞明白,有知道的可以@我,但我目前知道雲南宣威當地熬製的是採用本地高原小麥和玉米經過發酵,碾磨,熬製形成的一種糖製品,俗稱“糖稀”,結塊後我們當地叫“情糖”(情字不是那一個,隨便寫的),白色的叫才真正的叫麥牙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