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詢問狀元是否爲秦檜後人,狀元回答7個字,保住了自己的功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歷朝歷代的臣子都有忠奸之分,就像那紀曉嵐和貪官和珅,就是一正一反;也像岳飛和秦檜,一忠一奸。在權力面前,總是會有人抵制不住誘惑,做出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當年,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枉至死,百姓們無不惋惜,所以後來還專門做了秦檜夫婦的像,跪在岳飛的祠堂面前。

這秦檜是個大奸臣,但是他的子孫卻不一定是啊!上輩子的恩怨,不能算到後人身上,上輩人犯的錯畢竟已經過去了,總得朝前看,可是當時秦檜的名聲真的太臭了,所以他死了以後,後人們也都隱瞞自己的身份,怕為自己的祖先背上罵名。不過,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還是出來了一個秦檜的後人,此人名叫秦大士。

乾隆詢問狀元是否為秦檜後人,狀元回答7個字,保住了自己的功名

當時一直實行科舉制,萬千學習子都想要通過十年寒窗苦讀謀得功名,這秦大士自然也不例外。更何況,這秦大士本身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不想一直默默無聞下去,想到當時已經不是漢人的天下,自己應該沒有什麼威脅了,所以他就去進京趕考。

到了那裡,他的才華果然發揮了出來,不僅進了殿試,文章還被呈到了乾隆面前。乾隆當時看了他的文章,就覺得這個人非常有才華,寫的文章對於各方面都談的非常透徹,洋洋灑灑,毫不拘謹。緊接著,他又看了秦大士的籍貫,當時有些懷疑,萬一這秦大士是秦檜的後人,這也不能輕易用啊!

乾隆詢問狀元是否為秦檜後人,狀元回答7個字,保住了自己的功名

所以,他就直接叫來了秦大士,問他是不是秦檜的後人。秦大士也不是傻子,知道乾隆這是什麼意思。他又不能欺師滅祖,說自己不是秦檜的後人,但是萬一承認了,這仕途萬一斷了怎麼辦呢?考慮了一會,他想出來了個說法。當即對乾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乾隆聽了,不僅沒有治他的罪,反而特別高興,直接將他欽點為狀元。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乾隆詢問狀元是否為秦檜後人,狀元回答7個字,保住了自己的功名

其實,秦大士的這句話,一邊是默認了自己的祖先確實就是奸臣秦檜,另一邊又抬高了乾隆。意思就是什麼樣的臣子完全取決於什麼樣的皇帝。乾隆自然不能說自己的不好,所以這秦大士的馬屁算是拍對了地方。

由此可見,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啊!秦大士短短七個字,不僅保住了自己的腦袋,還得到了功名,確實是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