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悖论——成功不可以复制

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用逆推思维极为直接且简洁易懂的手段——;"杀富济贫",实现了王庙村的脱贫。

整个过程中的布局操控的成功,决定因素在于丁元英的思维。

成功的悖论——成功不可以复制

成功和运气有关吗?

成功和机遇有何必然联系?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教导人怎样发财致富的信息满天飞。熟悉、见过或听过的很多人,都极力地鼓吹运气、机遇对成功有极大的影响,他们总是如此。

毕竟,如果你承认"好运"和"倒霉"完全处在个人控制和自我决定之外,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对人说:嘿,既然凭运气,我可以飞黄腾达或一败涂地,那我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订立目标,控制时间、掌握销售技术和其它"成功的素材"呢?

好也罢,坏也罢,运气确实存在。无论你怎样称呼它,无论你怎样描述它,它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巧合是也。

古语曰:"愈努力愈走运",言之有理。我原则上相信这句话,因为我原则上相信工作道德;实际上,它深深地扎根于我的潜意识中。每当好运轻易地降临时,我都要和负罪感作一番斗争;因为我相信,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好运自然临头。不过,相反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人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机遇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原理非常简单。整天在家里看电视、逗猫,你就不可能找到梦中情人;总是在小小的办公室里默默地工作,不问其它事,你就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你也可以掌控把握自己机遇的艺术,你甚至可以不时试试自己的运气。

机遇确实存在。有些人,不管该不该走运,也不管该不该得到回报,都要走运,这不是人力所能管得了的。这跟下雨一样具有偶然性。因此千万不要让羡慕和妒嫉吞噬了你。相反,你要处在好运经常降临的环境中,你也会交好运的。

成功的悖论——成功不可以复制

欲速则不达,速度只有一种——;稳定的不断加速!

那些经常劝你,叫你放慢速度,轻松地对待工作的人,可能并不了解你的愿望,不知道什么使你的生活充实,不懂得什么会使你成功。

"着急症"的患者要为成功付出代价,这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进一步说,渴望成功者并不一定会把事情弄坏,或者牺牲成果的质量。大多数人的工作步调比他们应有的速度慢。

把工作和乐趣混在一起,尽可能模糊"工作"和"游戏"的界限。利用每一个机会把工作与快乐结合起来,也是会稳定的不断加速方法的。

科技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它使交流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快速了。

而对沟通质量的革新却是微乎其微。我清楚地记得,以前用EMS(邮政)快递公司,每周给家寄一两封信,算是大事;后来变成了传真机;再后来这样也不够快了,就有了桌机电话;现在更快了,出现了智能移动手机了。

很快,手机从一个办公室专用新奇机器进入每个办公室和千家万户,如果你的名片上没有电话号,人们将用奇怪的眼光看你。

现在你可以在飞机飞行时打电话、发传真、发电子邮件,一切"古老"的通讯方法都受到了威胁。

这一切大大加速了交流的速度。在某些方面,它可以做到瞬间即至。如果我们站在"发"的一方,我们当然希望它瞬间即至;而在对方没有一样快的反应时,我们又常常十分失望。然而,当我们站在"接"的一方时,便要承受一种难以置信的新压力,简直没有喘息的地方。

很多人觉得,移动电话和传真机让别人可以随时找到你,传真和电子邮件又让你立刻作出回复。这些人放弃了计划,未经深思熟虑就匆匆作出决定,饱尝苦果再所难免。我怀疑这会不会引起激烈的反作用。

同时,科技在许多方面破坏了交流的质量。不久前,我在一家大公司里做考查,该公司的主管吹嘘他们可以连续几个星期不做实际的交谈;由于精密的内线语音系统,按个电钮,就可以发传真、电子邮件等,他们无需交谈,就可实现交流。

其实他们弄错了。他们连续几个星期只是在相互发布信息,没有相互沟通

比如,你乘坐飞机,来往于全国各地,目的就是见上某人一面。在理论上,只需一个电话,甚至微信,或者可视电话就可以,还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过,双方面对面,共聚一堂,亲眼见对方的感觉是任何方式的沟通都无法替代的。

别受科技的诱惑。好好地自问,看看科技是真正帮了你,为你好;还是帮了倒忙,害了你?如果它没好处,鼓足勇气,拒绝大家趋之若鹜的科技产品。

成功的悖论——成功不可以复制

如果你能想明白,为了实现个人贡献峰值。自己最该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

很多聪明又有抱负的人都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都有极为合理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中我们因为正确的行为(说"不")而受到惩罚,因不正确的行为(说"好")而受到奖赏。前者往往会令当时的气氛变得尴尬,而后者通常会得到赞美。这种情形导致的后果被称之为"成功的悖论",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可预见的阶段。

第一阶段:如果我们真的有清晰的目标,它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第二阶段:当我们成功时,就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称号,成为"老好人",只要你需要,就总能找到这个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选项和机会。

第三阶段: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实际上也就被要求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便会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被千头万绪的事情牵扯得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

第四阶段:因为精力分散,我们无法实现原本可以实现的个人贡献峰值。成功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瓦解了最初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那个真正清晰目标。

奇怪的是,对成功的追求反而成为失败的催化剂,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以便我们能成功。换句话说,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很多公司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不假思索地贪多求全"。很多公司如此,很多这些公司里工作的员工也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成功的悖论——成功不可以复制

《天道》连续剧中,在实现王庙村的脱贫过程中,丁元英对公司运作制度的掌控、法律常识的储备集中体现了丁元英对整个格律诗公司运作的宏观视野。

重要的是丁元英对人性的把握。从公司管理模式、作坊式生产模式的建立和加工质量的控制,到不同阶段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反应,各个环节均在丁元英的掌握之中。同时,丁元英的人脉关系为整个运作过程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如资金,海外宣传等等。其实也是基于丁元英对每个人文化属性的掌握——这是人性层面。

这就是丁元英实现王庙村脱贫的成功实践路线。只可参考,不可照搬,无法复制。

★:学不在多,于用之,精之,悟之,再举一反三之。

如有不同意见,请加微信:2051921563探讨。还可以索取【达成目标的逆推思维全集】等七份大礼包。回复我"礼物"俩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