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板块火爆涨势还将持续

早在7月份,国内化工品市场整体上就呈现出价格坚挺、蓄势待发的格局。刚进入8月上旬,蠢蠢欲动的化工品板块就集体发力强势拉涨,纷纷创出年内新高甚至四五年新高。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国内刚需正常且转型升级,库存偏低旺季将至等等都是引发近期大涨的利好因素。接下来行情怎么样发展,是盘整?回调?还是继续暴涨?下面给大家对各个品种的行情走势详细分析一下!

原油:抢夺定价权,坐上“全球最贵原油交椅”

2018年8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九次上调,成品油的调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成本端原油价格的上涨。今年3月才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上市的SC原油期货价格已从低点的397.7元/桶上升至最新价550元/桶,上升幅度高达38.3%。欧佩克减产导致原油供应减少是造成外盘原油价格走强的主要因素,加上地域政治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对原油需求的增多等则进一步推动了原油价格的上涨。SC原油代表消费地的油价,本身具有高于产地油价的特点,且SC原油价格覆盖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税费等,也理应有更高的定价。SC原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内需求,在供给侧改革和新经济模式的驱动下,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这将促进我国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稳定攀升,从而推高SC原油价格。

PTA:高涨难退,短期无解

四年筑底,一朝勃发,PTA在整体社会库存去化背景下,上下游产能逐渐趋于平衡。过去一个多月,PTA量价齐升涨至四年来的新高。PTA供应偏紧短期基本无解,7月以来,检修装置陆续重启,PTA行业负荷提升至83.5%的年内高位。当前条件下,即便装置满负荷运行,开工率也只有87%,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PTA供应遇到瓶颈,基本可以肯定11月之前其形成有效供应的可能性不大。从季节性角度看,当下处于下游淡旺季转折点,未来3-4个月,无论是聚酯还是织造,装置负荷都会高位运行。三季度后期PTA仍处于温和去库存过程。结合PTA绝对社会库存位于历史同期低位,加工费存在继续走高的基础,后期PTA现货价格易涨难跌。

甲醇:供应短缺环保限产

近期甲醇连日上涨,正在挑战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格。现货市场来看,人民币贬值推升甲醇进口成本,同时东南亚、印度等地甲醇需求增长迅速,促使甲醇加速转口外流。当前港口库存一直处于历年低位,且由于国内外两条进货路线均发生困难导致短期低库存现象难以改变。国内及外盘装置检修力度大于以往叠加环保停车及故障超预期增多,主产区接近400万吨/年产能的甲醇装置受到影响。而9月之后,烯烃装置检修结束,传统需求也进入旺季,下游产品上涨,甲醇市场格局向好。

PP:领涨烯烃,强势破万

聚丙烯期货强势拉涨,终于破万元关口,现货聚丙烯按捺不住平静再度疯狂飙涨,市场如脱缰之马,快速飞奔至万元关口附近,市场有人为此疯狂。受益于国内甲醇价格上涨,甲醇制烯烃工艺路线成本增加,聚丙烯市场看涨人气凝聚。同时,上游供应无增加,新料进口倒挂、回料被禁止、粉料开工率低。下游刚需正常,主动去库存,利润低偏谨慎,原料低库存。小仓库等被淘汰整顿关停、回料禁止被新料替代,库存显性化。聚丙烯价格拥有成本端和供应端的双重支撑,上涨行情有望延续,将在10000元/吨一线上方运行。

PE:进口不足可能酝酿后期补涨

在这一轮化工原料上涨行情中,PE虽相对其它几个品种涨幅较低,但短短一个月间,均价涨幅也已超10%,部分主流牌号价格早已冲破10000,向11000价格发起进攻。这一波PE上涨的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结合产生的后果。七月停车检修涉及年产能在570.3万吨,损失产量在15.29万吨,环比减少9.46万吨,停车检修装置数量相对较多,维修减产所造成的PE损失量一直维持高位,国内新增PE产量有所减少。我国PE总量接近半数靠进口,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贸易商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加上国际贸易风险的不断增大,我国进口量环比有所减少,国内产量与进口量同时减少,而需求在逐渐恢复,最终导致价格出现爆发式上涨。

PVC:电石还没拉涨行情已破7000

7月份PVC经历了一段稳中小涨的盘整走势,可是刚进入8月份就迈起了大涨的步伐。华东SG-5主流从7月底6850-6900元/吨上涨至7300-7380元/吨,华南SG-5主流从7月底6900-7000元/吨上涨至7400-7450元/吨,期货价格更是高歌猛进,本周三已冲到了7500元/吨以上,完美复制了去年同期的涨势。近期PVC成本端的电石价格一直稳中偏强,局部到货偏紧,且电石炉开工不稳定和检修都对PVC价格起到很强的支撑作用,且七月下旬停车维修装置数量较多,导致社会库存出现下降,现库存已降至年内低位。目前下游原料库存水平仍然处于低位,旺季之前应该还有一波补库需求,后期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化工板块火爆涨势还将持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