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眾所周知,古代各個皇親國戚都是妻妾成群,更別說萬人之上的皇帝了,更加是後宮佳麗三千,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這皇上選妃子可是有很多的程序的,只要是選進宮的宮女,都一定是容貌上乘者,面容姣好,但是皇帝去世後,這些長相出眾的妃子,下場都是如何呢。今天為大家講講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妃子們,朱元璋死後頒佈一份密詔,就是妃子們全部陪葬。其中以那麼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但是就是因為自己年僅3歲的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了自己的性命。

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是我國古代唯一的一個乞丐皇帝,以布衣之身而取得天下,成為九五之尊。早年的時候,朱元璋可以說的上是一位明君,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尤其是自己的太子朱標去世後,他變了,變的越來越生性多疑,生怕別人篡奪他的大明王朝,朱元璋開始尋找各種理由陷害屠殺開國功臣。其中胡惟庸和藍雨案一次就屠殺幾萬人。

朱元璋作為皇帝自然考慮的事情就會多點,他知道唐朝的江山是被後宮武氏奪取。所以避免自己的王朝也會重蹈覆轍,在他臨死前頒佈了一項殘忍的殉葬制度,就是命令自己死後,所有的妃子都必須陪葬。然而在這裡不得不說朱元璋的以為妃子,他就是張氏張美人。

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作為後宮妃嬪,當初懷孕的時候,張美人非常期望自己能生下一個男孩,日後封為親王,自己得享尊榮。但是沒想到天不遂她願,呱呱墮地的是一個女孩兒。作為朱元璋十六位公主中最小的一位,這個孩子被封為寶慶公主。張美人雖然對孩子的性別感到失望,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而且想想總比無兒無女的姐妹們要好些,因此她還是將女兒撫養在自己身邊,相依相伴,百般寵愛。但是他沒有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女兒救了自己。

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公元1398年,七十一歲的朱元璋終於病倒了。寶慶公主看到自己的父皇朱元璋躺在病床問::"父皇,你怎麼了?"朱元璋卻沒有生氣,回答說:"孩子,父皇病了,你看父皇會好嗎?" 這個問題把一旁的張美人嚇得手足無措。

小女孩卻天真地笑了起來:" 我生病的時候,睡一覺就好了,父皇好好休息,就會好的。"朱元璋看了一眼臉色發白的張美人,繼續問寶慶公主:"如果父皇的病再也不會好了呢?"寶慶公主急了,不管不顧地叫了起來:"父皇一定會好的!父皇一定會好的!"朱元璋看著寶慶公主漲得通紅的小臉,忽然發現,這個自己一向很少注意的女兒,是那麼可愛。握住女兒熱乎乎的小手,他覺得,這個小小孩子對自己的關心,遠遠超過所有在自己病床前出現的那些人的總和。

明朝一位妃子後悔生下女兒,後因3歲女兒說的7個字,救下自己性命

後來,朱元璋去世,留下一遺詔:令內宮中所有嬪妃,以及曾經侍寢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寶慶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張美人,將之妥為養育。朱元璋所有的妃嬪,除張美人之外,共38人被迫自盡殉葬。此外,還有曾經侍寢而未獲封號的宮女十多人。當初曾經因為生下女兒而懊惱的張美人,卻因為這個女兒,說了一句話,卻救下了自己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