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一般为20~90日,超过3个月者约占15%。

前驱期。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继而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

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征候是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2~4日。

兴奋期。患儿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在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听到水字便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患儿极度口渴,但不敢饮水,常致声嘶及脱水。对风、光、触动等刺激不仅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致全身疼痛性抽搐及由呼吸肌痉挛而致的呼吸困难、缺氧及紫绀。

麻痹期。痉挛发作减少或停止,患儿渐趋安静。肢体呈弛缓性瘫痪,亦可出现眼肌、颜面肌及咀嚼瘫痪症状。进而进入昏迷状态,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犬只管理。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强化犬只登记建档和查验犬类免疫接种证;规范“养犬登记证”发放工作;对犬伤人、无证养犬等进行依法查处;对禁养犬、无证犬、流浪犬、流浪猫等进行捕捉、收容,以免伤人。

2、减少接触机会。 尽量远离大型犬、烈性犬,不要主动接近被拴着或正在进食的犬只,尤其是不要近距离接触流浪犬、流浪猫。如果犬只离你很近,可以将随身的大物品(比如背包或自行车等)摆放在你和犬只中间作为障碍,或者把小物品掷向远方来转移犬只的注意力。

3、及时接种疫苗。 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较小、较表浅、无大活动性出血时,可自行先用自来水或肥皂水直接冲洗伤口,至少冲洗30分钟,尽量把可能进入伤口的病毒冲洗掉,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对于严重咬伤,应立即前往附近的医院和犬伤处置门诊进行救治,必要时可接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