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化企入華共生共榮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化企入華共生共榮

40年來,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感召促進下,外資在中國的發展從稀奇罕見到萬紫千紅,為中國創造經濟奇蹟作出了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卓著貢獻。在化工領域,從改革開放之初跨國投資的真空地帶,到世界一流化企幾乎全部聚齊,中國在世界化工產業的地位愈發凸顯。截至目前,跨國化工公司投資中國在地域上已經從沿海地區向內陸滲透,在業務上已經從基礎原料向全產業鏈擴散,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外資委秘書長龐廣廉介紹,2016年,我國石化行業全年利用外資達到86億美元,佔全國全年利用外資額的6.8%。外商投資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已佔到我國石化行業的1/6左右。然而,在改革開放初期,這些數字都幾乎為零。當時的石化行業,除了小規模引進日本和東歐的設備和技術以外,總體處於很封閉的狀態。

改革開放伊始,為了進一步發展國民經濟,中國向外企敞開大門。一時間,外企在中國一度擁有“超國民待遇”,來華外企逐漸增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加入WTO後的政策鼓勵,外企的業務從簡單產品銷售擴展到技術和設備輸出,再擴展到生產本土化和全面本土化,甚至從生產製造中心擴展到創新發展中心。40年來,跨國化企與中國經濟在開放和共享中共同昇華。

巴斯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1982年,巴斯夫時隔30多年重返中國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銷售擴展後,1996年,巴斯夫與中石化、揚子石化對外公佈了在南京建設一體化生產基地的計劃。9年以後,這座巴斯夫在華最重要的基地全面投入商業運營,為巴斯夫帶來豐厚的回報。中國加入WTO後,巴斯夫在中國政策鼓勵下,繼續向內地擴展。在各合作方的支持下,巴斯夫在重慶長壽經開區獨資興建了世界級40萬噸/年MDI裝置項目,以滿足中國快速增長的聚氨酯市場需求,同時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再立新功。

2017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實現了73億歐元的銷售額,佔巴斯夫集團總銷售額的10%以上。目前,大中華區是巴斯夫全球第三大市場,並已成為該企業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創新研發中心。

同樣經歷的還有陶氏化學。1979年,陶氏在廣州設辦公室,重回中國市場。1998年,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並將大中華區總部搬到上海,積極“融入中國”。隨著在華業務的發展需要和中西部開放政策的實施,陶氏化學逐漸把根扎向了西部。在烏魯木齊,陶氏建設了業務中心,成為首家在新疆建立業務中心的跨國公司。如今,陶氏在大中華地區設有6個業務中心及18個生產基地,大中華地區已成為陶氏的第二大市場。

此外還有亞什蘭、亨斯邁、科思創、三菱化學控股等,都相繼投資紮根中國,譜寫了與中國市場相攜與共、共進共贏的壯美篇章。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跨國化企投資中國呈加速之勢。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中國市場,吸引著韓國LG化學、泰國PTT、沙特基礎工業、以色列化工和南非沙索等各國化工大咖前來耕耘掘金。他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還引入了領先的理念和模式,引領國內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重要市場。

目前,跨國公司正在進行本土化轉變,加強研發創新能力,將在華業務推向更廣、更深的層面。外資研發中心為中國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推動了全社會的創新轉型。當然,全社會的創新轉型氛圍也為外資研發中心創造了更好的外部環境。

跨國化企進入中國的過程,也是國內產業政策、投資營商環境及知識產權保護不斷調整完善的過程,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就在本月初,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佈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除了油氣開採、化學礦開採等極少的領域外,中國石化行業已基本向外資全開放,存在了數十年的政策內外有別現象成為歷史。(本報記者 袁允斌 孫書博)

(更多內容請訂閱《中國化工報》,郵發代號1-44,或下載中國化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