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农历到底是不是阴历?

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农历到底是不是阴历?

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阴阳合历。公历(格利高里历)和波斯立是阳历。犹太历和印度历也是阴阳合历。如今真正的阴历只有伊斯兰历一种。

农历每个月朔望严格依据月相变化,这一点可以算作阴历。但同时考虑到农事需要,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依据是把一岁(365.24天)二十四等分(恒气法,较原始),或把黄道二十四等分(定气法,较先进)。同时为了不像伊历那样出现历法年与回归年完全脱节的现象,制定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

具体来说,古代中国用恒气法,把一岁(地球沿黄道运行一周的一个回归年)二十四等分来确定节气,每个节气之间固定相隔15.22天。节气还可以细分为节气、中气。比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清明是三月节,谷雨是三月中……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30.44天,大于朔望月(月亏→月盈→月亏)的29.53天,所以农历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要比上个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就在该月置闰。比如去年2017年的农历六月,有小暑(节气)和大暑(中气),但闰六月里只有立秋(节气),没有处暑(中气),处暑是七月初二。

古代使用恒气法的时候,正月、腊月里均可置闰。一般是十九年七闰,即十九年里安排七个闰月。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十九个回归年,每年12个中气,共有228个中气;一个朔望月平均29.5天(由于月地摄动原因,实际在29.3天与29.8天之间浮动),十九个回归年里共有235.24个朔望月。去掉小数点后的部分,235-228=7,即缺少七个中气,换句话说有七个朔望月要算作闰月。

所以十九年在古代也算作一个时间单位,叫做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经过明末的历法争论,清朝顺治二年颁布《时宪历》,正式改用定气法。不再是将一年二十四等分,而是将黄道二十四等分(实际上这种方法在隋朝修《皇极历》时即已出现)。由于地球的轨道并非正圆,所以每个节气之间的间隔长短不一,不再固定为15.22天。冬至前后的节气相隔较短,一般是14天多一点;夏至前后的节气相隔较长,是16天多一点。另外二十四节气跟地球在黄道上公转时的位置有关,时间并不固定,所以台历上通常会标着某月某日“xx时xx分xx秒立春”、“xx时xx分xx秒夏至”。

二十四节气跟农时有关,所以民国引进西历之后,把中国传统历法改称为“农历”。清朝之前颁布历法是中央政府的专有权力,所以要叫“皇历”。个人私修历法被视为谋逆。明清时每年还要派使臣向藩属国颁布新一年的年历。

制订历法需要对天象进行详细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所以是钦天监的职责。如果历法与实际天象不准,还要制订新历。比如北宋就沿用了后周的《钦天历》(使用7年),之后制订颁布了《应天历》(使用18年)、《乾元历》(17年)、《仪天历》(22年)、《崇天历》(40年)、《明天历》(2年)、《崇天历》(6年)、《奉元历》(18年)、《观天历》(8年)、《占天历》(2年)、《纪元历》(30年)。南宋立国152年,颁布过11部历法。

元代东西方交流发达,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参照波斯天象图和演算结果,加上实地设置测影所观测,制订了《授时历》。这是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中国传统历法,明代改名《大统历》,继续沿用两百七十多年,一直到清朝顺治二年才被传教士用西洋历法修订的《时宪历》取代。在南明则一直使用到1683年,距其颁布(1281年)已经过去了四个世纪。

辛亥后采用西历,把中国传统历法改称为“旧历”,也叫“农历”或者“夏历”。“夏历”的名字是因为岁首采用夏正。古六历中,黄帝历、周历、鲁历建子(十一月为岁首),商历建丑(十二月为岁首),夏历建寅(一月为岁首),颛顼历建亥(十月为岁首)。

农历的直接起源是太初历(汉历)。之前秦朝使用的是颛顼历,每年十月为岁首。到汉武帝时因历法与天象运行正朔失合(比如某个月的月初第一天应当是没有月光的朔日,天空中月光却明亮饱满),在司马迁等人建议下,由邓平、落下闳等人制订新历。此外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与农事不合,所以采用夏正,把正月改为岁首。

过去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和中国一样采用农历/阴阳合历。日本明治维新后完全废止旧历,全盘改用公历(比如七夕是公历7月7日,端阳节是公历5月5日),并推及到朝鲜半岛、台湾等地。民国成立后,想仿照日本明治维新做法,移风易俗,规定只许庆祝西历元旦,不让过夏历元旦,公务员尤其严禁。连传统的“元旦”这个词也被公历1月1日挪用,农历岁首被改称“春节”(过去“春节”这个词是指立春)(民国三年规定旧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