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把米粉看成半條命那麼重要,爲什麼?

你能想象川渝人有一天涮不到火鍋,啃不到兔腦殼,吃不到缽缽雞的境況嗎?這種兩眼一抹黑的慌亂感,廣西人最能感同身受,因為如果沒了米粉,他們也會陷入同樣的困窘和焦灼。米粉之於廣西人,早就不止填飽肚子那麼簡單,它存在於廣西早就變得尤為重要。每天廣西大地上,散佈著各式各樣的米粉,酸的、辣的、香的、“臭”的,猶如一個廣西米粉的種類,遠不止在全中國開枝散葉的桂林米粉,以及近兩年在網紅圈攪動風雲的柳州螺螄粉兩種,南寧老友粉、全州紅油粉、羅秀米粉、羅城大頭粉……細數起來,不勝枚舉。若是找一個當地老饕來說,估計能上演一出緊鑼密鼓的貫口相聲。現在我們來說下廣西三大米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螺螄粉。

1.桂林米粉

廣西人把米粉看成半條命那麼重要,為什麼?

桂林米粉於桂林人來說,和小面之於重慶人、鴨血粉絲之於南京人、生煎饅頭之於上海人一樣,是烙在味覺體系中的鄉愁。幾乎每一個背井離鄉的桂林人,哪怕只是短暫出遊,返程路上都會早早在心裡打定主意:“要去小區門口XX阿姨家,吃它一碗豪配版米粉,牛肉豬下巴酥黃豆酸筍都要!好好兒補補這幾天落下的粉!”一碗粉落肚,在外漂泊的味蕾才算迴歸。滷水才是決定米粉好吃與否的關鍵!正宗的桂林米粉,有兩大要素:一個是“芼”(mao,第四聲),一個是滷。桂林人從來不說煮米粉、燙米粉,他們說“芼”。新鮮米粉在將開未開的熱水中來回晃盪個20秒,就算“芼好了”。米粉瀝水扣在碗中,舀一小瓢滷水均勻澆在粉上,米粉滾燙,烘得滷水的香味直往上竄。到這一步,一碗米粉的滋味已經定型,後面無論再加什麼料碼,好吃則是錦上添花,不好吃也無傷大雅

2.南寧老友粉

廣西人把米粉看成半條命那麼重要,為什麼?

廣西人把米粉看成半條命那麼重要,為什麼?

南寧是廣西的首府,和所有省會城市一樣,難逃老舊和革新的激烈碰撞。隨著外來人口的膨脹,南寧這座城市最初的安逸和溫柔漸漸被打破,不同的民族、語言、習俗、口味,讓老南寧人越發捉摸不透。老城日新月異,老南寧人心中的“老友情結”卻歷久彌新。老友粉可以說是南寧的“地標”,到南寧不吃老友粉和到北京不吃烤鴨一樣有徒勞往返之嫌。一碗好的老友粉會湯濃粉香,瘦肉爽嫩,豬肝細膩,粉腸柔軟,酸筍辣椒豆豉是風味基調,酸辣鹹鮮,吃過一次讓你難以忘記。

3.螺螄粉

廣西人把米粉看成半條命那麼重要,為什麼?

柳州是廣西一座工業重鎮,比桂林還要往南大約170公里。柳州這座城市的性格和桂林大相徑庭,這一點從他們吃的米粉上能窺得端倪。柳州人吃的米粉,叫螺螄粉。相比桂林米粉,螺螄粉要年輕得多,大抵和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致,雛形是源自柳州路邊賣螺螄的攤販。柳州螺螄粉,曾經的路邊攤,如今的美食圈網紅螺螄粉的十多種配料中,酸筍必不可少,它是螺螄粉“臭味”的來源。酸筍的“臭”,輻射範圍廣,停留時間長,一條街上如果有一家賣螺螄粉的館子,整條街都籠罩在一股公共廁所的氣味下不說,這股味道還能被風裹挾著飄到下一個路口。剛吃完螺螄粉的人渾身散發著某種莫名的酸臭,走在街上往往引人側目,但食者自己渾然不覺,他們雙眼迷離,沉浸在螺螄粉銷魂的味道里不能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