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最近,抖音火了。这款不超过15秒的音乐创意短视频,迅速地占领了我们的手机屏幕,成为大众的娱乐新宠。

在网友拍摄的各种抖音短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的身影。超萌的表情,无邪的眼神,搞怪的动作 ......让这类短视频深受大家热捧, 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有的孩子因此成了网红。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一些家长或长辈,为了博眼球,享受这种被围观的、哗众取宠的心态,把镜头对准了不经世事的孩子,怎么好玩怎么来,丝毫不顾及后果。

01

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如果孩子不是用来玩的,那么生他还有什么意义。”本来只是一句段子,偏偏有人把它看作是道理。把玩孩子当成有趣,把无聊当成好玩,还美其名曰记录孩子的成长。

转圈,大力摇晃/震动孩子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用大雪块砸: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1080度的大回环: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把孩子当发射物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马来西亚一个爸爸抱着女儿60米高空玩蹦极。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有医学研究表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各组织器官较为脆弱,功能亦不完善,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很容易造成伤害。

前几天,一个武汉的爸爸在和两岁的孩子玩抖音挑战高难度动作时失手,导致孩子的脊髓已经严重受损,上半身无法行动,连医生也无法预料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孩子不是玩具,摔坏了后果严重。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如果自己连起码的安全功课都做不到位,还拿什么去保护孩子呢?

02

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有些爸爸妈妈,喜欢故意制造一些“意外”来吓唬孩子,然后看着孩子害怕受惊的小脸,手足无措怀疑人生的狼狈样,觉得很开心。拍成小视频传到网上供众人观看,仿佛很有乐趣。

门上拉透明胶带: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故意捉弄/恐吓孩子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来吧,儿砸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儿童防御恐惧的能力较弱,受惊吓后时常会有恐惧情绪滞留,导致心理障碍,长大后仍然留下心理阴影。

不靠谱的家长们,别为了你所谓的短视频流量,拿孩子的健康成长开玩笑了。

03

误导孩子的三观

短视频的内容良莠不齐,少年儿童正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的短视频内容根本不适合孩子,观看了这样的内容,必然会误导孩子。

比如这个教小学生化妆的短视频: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小学生就学抹口红画眉毛,浓妆艳抹装成熟。看了该视频的孩子,如果纷纷仿效, 还有心思学习吗?

曾看到一个小孩子吸烟的短视频,让人很担忧,年仅8、9岁的孩子,模仿大人吞云吐雾,怎么看都笑不出来。

一些恶搞的短视频,语言粗俗不堪,毫无审美价值,孩子耳濡目染,怎么会成长为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

抖音下面的网友评论,也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影响。

前不久看到一个叫“郭乐乐的小可爱”的孩子发的视频,大概内容是: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骂我,说真的,你们有些话真的挺伤人的,要是不行的话,大不了我以后就不更新了呗,反正你们也打不到我。”

他所有的视频,只不过就是一个十岁多的小男孩,装娘娘腔,喜欢恶搞,说一些搞笑的话话而已。结果遭来很多人的谩骂: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人言可畏。这样的人身攻击,不知道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孩子会怎么认识这个世界?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04

抖音会让孩子上瘾

有家长认为,我不让孩子拍视频,只是学习紧张之余看看,娱乐消遣而已,比玩游戏强,有何不可?

殊不知,抖音会让人上瘾的。

这款APP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引入让用户上瘾的机制: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手机用户再观看抖音的时候,屏幕上会出现很多相关的视频,让你不知不觉中去打开,却没有时间提示,就这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一位@00的网友说:

怎么说呢,这个平台推荐的大部分点赞过几十万的小视频,还是很不错的,看着看着就深夜了,有毒!有毒!所以,我给妈妈下载的时候说,绝对不能让孩子沾染抖音!

大人尚且无法控制自己,更何况是孩子!正在上学的孩子,玩抖音必然会影响学习。

一位@少年啊你像只猹的网友留言:

作为学生党,我觉得确实浪费时间,很多重复内容的视频,可是一翻就翻好长时间,耽误时间,又没什么意义(除了可以让我开心)。

甚至有网友建议别减负了,以免孩子玩抖音。

@网友C:

果然世上智障千千万 快手抖音占一半;听说抖音上的小学生都瞎用瓶邪刷屏了,减负减的 作业真是留少了呢

@谢夏渊

根本没必要减负,我倒觉得现在的孩子应该加负。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05

破坏孩子的学习力和专注力

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常常听家长说:我们孩子做事,总是缺乏专注力!

在当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让孩子能专注的做事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专注力的培养需要“静”字。可孩子怎么能静得下来呢?那些动感十足,给视觉和听觉带来强大冲击力的画面,总是让孩子躁动不安,难以安静。

破坏孩子的学习力。

一旦孩子沉溺享乐和安逸中时,就会逐渐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自然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去做。

可以想象:一个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思考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抖音们,请放过我们的孩子!

家长们,请别给孩子玩抖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