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子不語》中記載的奇聞異事,暹羅風俗,娶驢爲妻

《聊齋志異》相信大多數人都有看過,電視劇也有翻拍多次,若是沒有看過相比也有聽說過。在清朝也有一本類似《聊齋志異》的小說,此書名為《子不語》,其中記載著各種奇聞異事和奇人風俗。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家袁枚所著。

其中有一則故事名為“暹羅妻驢”,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白話就是妻子為驢。有些話小編還是要說在前頭的,以免造成大家的誤解,決不以訛傳訛,《子不語》書中所寫是袁枚先生聽說的一些故事整理所得,它的真實性暫且未知。

清朝《子不語》中記載的奇聞異事,暹羅風俗,娶驢為妻

“暹羅為驢”,講的就是當時名為暹羅的國家的風俗,這個暹羅呢就是如今的泰國。據書中記載,暹羅的風俗很是“古怪”,暹羅的年輕男子在十四、五歲時,他的父母就會為其娶一頭牝驢,牝(pìn)是指鳥獸的雌性,也就是他的父母會為他娶一頭母驢為妻。

清朝《子不語》中記載的奇聞異事,暹羅風俗,娶驢為妻

娶驢為妻當然不可能只是一個形式,娶了驢的男子還必須與驢同房(請原諒小編說得如此文雅),不止如此,這名年輕男子的父母還會將驢綁住,讓男子每夜都與驢同眠,當然這與驢同眠發生的事小編就不說了,如此行事是因為暹羅人認為這能讓年輕男子那方面的能力更強。

清朝《子不語》中記載的奇聞異事,暹羅風俗,娶驢為妻

如此足足三年方能停止,這時候便可以為這名男子娶正妻了,驢當然還是會養在家中,作為側室。年輕男子當然可以不這樣做,可以反抗,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這名不娶驢為妻的男子,會沒有哪個女子願意嫁給他。

小科普,古代為農耕社會,能耕作的牲畜的地位是很高的,古代殺牛都是犯法的,若家中有這樣一頭牲畜也是代表其地位的,所以女子願意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