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培養手冊你正好需要!

新學期,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中小學階段分別需要培養孩子哪些學習和生活習慣?好習慣養成要趁早,這份手冊,請家長們好好看一看!

學習習慣

小學需要培養哪些學習習慣?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培養手冊你正好需要!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接受正規、系統的學習並從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低年級孩子崇拜“權威”,選擇無條件地信任老師,服從老師和家長的指導。此時,良好的學習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鞏固。

在小學階段,孩子需要培養的學習習慣主要是基本學習習慣,其次是拓展性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對於個性化的學習習慣沒有硬性要求。

1

基本學習習慣

指孩子為了適應學習生活必備的學習習慣,更多偏重行為規範。具體包括:學會傾聽,敢於提問,認真書寫,獨立、認真完成作業,善於思考,自主學習。

2

拓展性學習習慣

指孩子為了適應拓展性、探究性學習而需要具備的學習習慣。具體包括:與人合作,蒐集材料,動手操作。

3

個性化學習習慣

指孩子自身帶有明顯個人特色的學習習慣。例如,通過梳理知識關係、建立結構圖來記憶知識等習慣。

如何培養?

讓孩子瞭解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能體會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就能很好地被老師調動出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孩子總趴著做作業,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這樣的坐姿是錯誤的,容易使視力下降,最後需要佩戴眼鏡才能看清東西。”然後給孩子一副平光鏡,讓孩子試戴後感受戴眼鏡造成的麻煩。

與孩子一起制定詳細的規則

與孩子一起商量具體的規則,解釋清楚具體的規定,制定一個有吸引力、約束力的獎懲措施,並嚴格執行。

多與老師溝通,配合學校教育

與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的表現,瞭解孩子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配合學校教育。同時,家長要向老師多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這有助於老師判斷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情況,便於老師安排後續工作。

中學需要培養哪些學習能力?

在中學階段,孩子學會整合和利用資源,不僅對學習有利,而且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具體包括:合理安排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尋求同伴和師長的幫助、查找資料;為維持學習的意志努力,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調節自然環境與學習空間,有助於學習活動的進行;利用一些外界的輔助工具促進學習的進行。

如何培養?

1

讓孩子學會統籌安排時間

高效利用最佳時間。跟孩子一起考慮怎樣分配時間比較恰當,引導孩子尋找自己的高效學習時間點。在學習效率高的時候,集中完成比較難的學習任務,效率較低的時候可以學習相對簡單的內容或者適當休息。

靈活利用零碎時間。零碎時間主要有上學和放學路上、吃飯時間等,讓孩子進行分散記憶。例如:在吃晚飯的時候,看一些新聞,瞭解國內外大事,積累作文素材;在學校吃飯時,和同學討論下不懂的知識。

2

鼓勵孩子向老師提問,跟同學討論

幫助孩子培養有學習困難可以求助的意識。家長要告訴孩子,老師喜歡問問題的學生,自己在工作中也喜歡誠實愛問的後輩,鼓勵孩子多提問,與同學討論。

3

佈置孩子房間時,不要過於繁雜

一個整潔的、井井有條的環境,不僅有利於孩子集中精力,還能促進他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孩子佈置適宜的學習環境,如適宜的溫度、明亮的光線、和諧的色彩等。特別是書桌上擺放課本、文具以及必要的工具書外,不要擺放零食或其他雜物,零食和雜物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

4

利用學習工具促進學習

學習工具包括學校圖書館、電視網絡、參考資料、工具書等。關鍵是讓孩子樂於發現周圍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並善加利用。如電視廣播,可以通過聽廣播練習英語聽力、學習英文單詞。

生活習慣

良好的同學關係可以使孩子們心情暢快,與他人交往時,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從字義上來解釋,就是重視和敬重。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學會尊重、懂得尊重。

尊重別人是孩子的必修課

家長應該指導、引領自己的孩子學會尊重家長、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尊重別人不是僅僅掛在口頭上,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實實在在的尊重。

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寬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說話時,不妨給別人一抹真誠的微笑;別人發表意見甚至對你發出逆耳之詞時,能耐心地傾聽;別人做出一點成績時,要為別人獲得的成功而真誠地喝彩。

對他人要真誠相待,使別人能從與你的交往過程中,讀懂你心中的暖意。不善於尊重人,不善於理解人,把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都看作理所應當的事情,以自我為中心,為一點小事就劍拔弩張,時間久了,別人就會對你敬而遠之。

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在校園生活中,社交能力強不僅能使孩子得到幸福快樂,還能促進孩子的學業發展,

家長要用一些辦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1鼓勵社交

家長要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在學習之外給孩子留出一些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孩子聊天、出去玩,不能過於注重文化學習而限制孩子在社交方面時間和精力。

良好的社交對孩子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時孩子周圍更多是玩伴;初中時期,孩子會和同伴分享很多故事,發展深厚的友誼;而到了高中時期,同伴會給予孩子包括學業上的多方面支持。

2教授技能

家長可以適當地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比如教會孩子在交往中要懂禮貌、遵守規則、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等,使孩子成為同伴中受歡迎的人。

但家長要少干涉孩子們的相處過程,尤其是當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家長可以適當給予建議,但儘量不要代為解決。有時候孩子自有獨特的交往智慧,大人的方式不一定適用。

3共同進步

家長要以身作則,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身體力行地給孩子作榜樣。比如可以多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的人,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這樣不僅能提升孩子的社交信心,也能讓孩子學會去欣賞別人,多從內心去讚美他人,自然會贏得他人的好感。

4重視陪伴

家長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拿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出遊、玩耍、共享快樂。尤其要注意陪伴本身必須是高質量的。比如孩子在一旁玩遊戲,家長可以不參與遊戲本身,只是在一旁觀察,鼓勵孩子分享。但如果只顧自己玩手機,對孩子不理不睬,這就是低質量的陪伴了。

5正視矛盾

孩子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習得的社交方式,也會影響他的人際交往。親子間發生矛盾時,要避免簡單粗暴地拒絕、爭吵乃至發怒。遇到問題,儘量心平氣和地分析原因,對事不對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低水平的親子衝突是必要的,說明孩子想要獨立,有了自己的想法。親子衝突得到正確而有效的解決,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危害。孩子在社交的過程中,也會將這種與父母溝通的方式遷移至日後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以解決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