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家居企業掀起收購潮 是否真能實現大家居?

隨著大家居概念的興起,在這近幾年,不少大型家居企業吹起了一股收購風,爭相去收購其他傢俱領域的中小型傢俱企業,以此來實現跨界,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在大家居這塊市場中的蛋糕可以分大一點。但在這大肆收購的背後,總有一些問題讓人隱隱感到不安,這種方法,真的能實現大家居時代嗎?

大型家居企業掀起收購潮 是否真能實現大家居?

家居界的收購潮

2018年1月,美克家居以492萬美元購買高端傢俱和裝飾品製造公司M.U.S.T.HoldingsLimited 60%的股權。另外,子公司美克國際事業之子公司VIVETINC以2500萬美元擬收購主做中高端定製軟傢俱Rowe100%股權。

2018年3月,顧家家居以3.2億人民幣購買奢侈軟體傢俱品牌RolfBenz99.92%的股權;3月22日,以約合5億人民幣收購意大利規模最大的傢俱上市公司Natuzzi在上海的全資子公司51%的股權。

2018年4月,兔寶寶出資人民幣約3.35億元收購大自然家居第二大股東所持大自然家居2.7億股股票,約18%的股份,成為大自然家居的第二大股東。

2018年5月,大自然家居宣佈收購德國高端櫥櫃品牌Wellmann,該品牌隸屬於德國知名廚衛製造商ALNO集團。這在家居界已經司空見慣,隨著日益劇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相互滲透融合。近幾年,建材、傢俱與裝修等家居行業頻頻收購、併入其他品牌。

單品到大家居,利益在驅使

上述案例中提及到的家居企業,其實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對國內外不同品類的中小企業進行併購,從而開啟“大家居”戰略模式的部署。這種模式為什麼這麼受資本的青睞?

“大家居”被視為家居行業的整合升級,品牌希望在專注於某一領域的時候,多分一塊蛋糕。但是從零做起已經不太實際,對於大品牌來說,要踏足一塊自己不熟知的技術領域試錯成本過高,因此收購那些已經摸索出一套成熟發展套路的中小品牌,就成為快速獲利的重要途徑。

早在2013年7月,索菲亞發佈最新廣告標語,把原有的“定製衣櫃”更改為“定製家”,就宣告著“大家居”戰略部署的開始。隨後在2014年3月,索菲亞與法國廚房製造商簽署合作,並於6月成立司米櫥櫃。

2014年,“大自然地板”正式更名為“大自然家居”,提出“家居一體化”的企業戰略,將地板、櫥櫃、木門三大產品進行一體化整合。在櫥櫃項目上,收購廚衛製造商ALNO AG約9.09%股份;在木門項目上,和RWD Schlatter集團達成木門合作。

收購是否真的能實現大家居?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家居行業總產值已突破4萬億,預計在2022年會出現突破千億的家居企業。“大家居”的發展模式,目前正處於持續升溫和快速發展的階段。這種直接擴大業務範圍,增加產品售賣種類的方式,的確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收益。

據2018年4月歐派家居披露的2017年度報告顯示,自2014年宣告部署“大家居”佈局以來,歐派家居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97.10億元,同比增長36.11%;同年,索菲亞家居營收達61.61億,淨利潤9.07%。

但是,以直接併購的方式拓展業務版塊,部署“大家居”戰略,這種模式背後的隱患同樣是顯而易見的。在購入其他產品進行貼標式售賣的同時,是否能保證對其他不熟悉的產品品質進行判斷和把控成為母公司的一大痛點。

如果做不到與原有產品同一的水準,這類型的併購相當於對幾種產品進行捆綁售賣。長期來看,即會透支品牌的信任度。

儘管營收高達近百億元,但是歐派家居的整體毛利率較2016年下降1.91%。除此之外,在今年的315曝光中,有多位消費者反應歐派家居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與此同時,另一家早在2016年,就以收購百得勝衣櫃為切口的地板企業——德爾家居,在宣佈整合資源,進入“大家居”戰略部署的同時,也在今年的 315被曝出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目前,“大家居”的概念界定仍然比較模糊,發展模式也處於前期探索階段。大多數家居企業,想通過“大家居”模式所呈現的“一站式購物體驗”的藍圖是美好的,但落地實踐的過程中佈滿了資源整合、跨品類運營和服務體系構建的荊棘,亟待解決。

在未來幾年內,這種模式的發展是否能得到市場的認可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結語:

如今的大家居還是個模糊的概念,需要各大傢俱企業去引領摸索。當然,現在的收購潮只是他們開始摸索的必經之路,若想實現大家居時代,贏得消費者的心,傢俱企業除了收購其他領域的傢俱企業外,最關鍵的還是要注意收購企業的產品質量問題。唯有質量有保證了,才能成為這口蛋糕的敲門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