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在我看來,CPI就是財富的隱形殺手。

物價飛漲就意味著財富縮水,每天都有一隻手,不用經你同意就伸進你的錢包。你能感覺到錢在少,卻看不到那隻手的蹤影,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打好財富保衛戰,做好財富保值工作。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改革開放初期的“萬元戶”和現在的百萬富翁比,到底哪個更有錢?最近看到一條與通脹有關的微博,佛山市財政局局長說今日的300元只等於1978年的1元錢。此說法是根據1978年作為基數,中國財富增長了3000倍,但中國貨幣投放已增長9000倍,也即是說當年的1塊錢等於現在的300塊錢。

讓我們看看,根據統計過去30年平均通脹率5.6%來算,如果100萬,它會變成多少?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9月11日發佈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了3.5%,創下22個月以來新高。CPI越走越高,通脹如影隨形,如果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時,擁有100萬元,放到現在,只值當年的15萬元。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可以看出,通脹會加速我們資產的縮水速度。沒有人願意看著自己的財富一點一點的縮水,所以資產因為跑不贏通脹而導致縮水的時候,很多人都開始承受錢袋子縮水帶來的精神壓力。

另外,通脹也導致房產加速升值,從而帶來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在這幾年的房價上漲過程中,財富分化的故事不斷在我們身邊上演,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相比,有著相同的收入水平,相同的知識技能水平,然而卻在幾年內成為了不同階層的人,緊緊就因為別人買了一套房子,而自己沒有買,買了房子的人一下子成為了百萬富翁,而沒有買的還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斷髮生在我們身邊,一直困擾著我們,讓精神壓力倍增。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其實,通貨澎脹不但會讓我們的財富快速縮水,它還是一場財富再分配的遊戲。通話膨脹之時,每個人都能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採訪在迅速縮水,轉身看看周圍的人,似乎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咬緊牙關,艱難度日。然而,真實情況不非如此,如果財富是個恆量,那麼博弈的結果也只能是此消彼長,有人賠就又人賺:如果財富在不斷膨脹,那麼博弈的結果更不會是“共同縮水”。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通貨澎脹當然屬於後者,社會的財富總量在迅速增加,為什麼大多數人的感覺卻是自己賠了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通話膨脹只是一種貨幣現象,有人有意沒意地製造了物價的普遍上漲,物價普漲的背後,是一個隱蔽的圈錢遊戲。正如凱恩斯所說,用通貨膨脹的辦法來進行財富轉移,妙就妙在“一百萬人中間,也未必能有一個人,看得出問題的根源“。

其實,每一次通貨膨脹都是一個劫貧濟富的過程,而劫貧濟富的結果就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我們可以通過例子來說明:假設,通脹前,富人擁有兩套各價值100萬元的房產,窮人擁有5萬元的存款,富人的財富相當於窮人的40倍,通脹時,單套房價漲至150萬元,那麼富人就擁有300萬元的資產,而窮人依然是5萬元的存款,富人的財富變為了窮人的60倍。

當然,房價的上漲不完全是通脹的因素,但通脹往往都會帶動房價上漲,這裡舉例說明只是為了說明通脹情況下對富人的不動產和窮人存款的不同影響。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基於對通貨澎脹的認識與應對方法不同,導致目前國內的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富人通過很好的投資理財,及時有效地應對了通貨膨脹,而窮人卻沒有躲過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差距將會進一步加劇。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人感覺和十年前相比,貧富差距變得更大了;84.6%的人認為,目前的這種貧富差距,已經讓人不能接受。從國際公認的聯合國確定的貧富差距警戒線看,我國基尼係數已經超過0.4警戒線,達到0.45甚至更高。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當然,導致國內貧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但在通貨膨脹大環境的背景下,不同的應對方法和態度就決定了它會進一步加劇。通常,富人能駕馭通貨膨脹,借通貨膨脹的大環境,做好相應的投資理財,而窮人和很多中產階層,卻被通貨澎脹在吞食自己來之不易的財富。

其實這些情況的發生,很多程度取決於我們面對通脹的態度與應對方式。有些人面對高企的通脹,只是不停的抱怨,而沒有做出正確的理財方式來應對,而另外一些人,對通脹形勢有充分的認識與瞭解,做出了最正確的理財方式來應對了,比如買房,投資股票或基金等。

為什麼在通脹面前,最大的收益者是富人?

因此,真正懂理財的人,是能充分認識通脹的危害及程度,做好相應的應對計劃,這樣,生活就不會被通脹所影響和改變,否則,就因此而改變,而我們理財的基本目的,就是讓資產跑贏通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