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讓人震驚!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作者 | 睿媽

來源 | 家長必讀(ID:jiazhangbid)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南風雖柔軟,卻能化為繞指柔,讓孩子在風中起舞。

——嬌媽

後臺有粉絲髮來留言,說她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孩子一做錯事,她就忍不住想吼,時間久了,現在孩子都不願和她親近了...

聊及深處,她說自己就是被父母從小吼到大的,那個時候她想,等將來自己有了孩子,絕對不會隨意對孩子發脾氣。但沒想到,現實讓她啪啪打了臉,自己把父母那一套學的徹徹底底,全部反饋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了。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下一代。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將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想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忘記過去,深刻反思,重塑自我。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網易公開課曾有個“父母教育你的方式,你滿意嗎”的調查問卷。

有不少網友提到,因為父母的打罵,使自己從一個樂觀的人,變成一個悲觀的人。

有研究表明,遭父母打罵的孩子:

有9.2%的人產生過輕生念頭;

18.1%的人想離家出走;

8.4%的人想和父母打一架;

甚至還有6%的孩子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高中時有個要好的朋友,週末放假很少回家,總是在朋友家輾轉借宿。一開始我問她原因,她總是支支吾吾不願意回答。

直到快畢業,她才向我吐露了心聲:她覺得父母一點都不愛她,在那個家裡她就像個廢物。

原來從小時候起,她的父母就經常吼她,不管是打碎了碗還是弄髒了衣服,都會迎來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小小的她看著父母扭曲憤怒的臉,就像看見了電視裡可怕的怪獸...

即使是長大以後,父母也不遺餘力的發揮著吼罵的教育方式。考試成績差了要罵;買了自己喜歡的漫畫書也要罵;就連走路慢了一點都要罵...

“我真不明白,大吼大叫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讓孩子乖乖聽話,變好變優秀嗎?至少我不覺得,現在的我對父母只有冷漠和怨恨。”朋友的這這句話,我一直印象深刻。

其實,父母所謂的控制不住吼孩子,只是一種情感的宣洩罷了。把負能量一股腦投射到孩子身上,真的能讓孩子改變嗎?

不會,你的怒吼不但不能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錯誤之處,還會讓他覺得父母莫名其妙,甚至不愛他了。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在《@所有人》的一期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她的一次經歷。

有一次臨出門前,女兒把一杯牛奶啪的打翻在地,她脾氣一上來,衝上前就對女兒吼道:“你怎麼回事啊?”

被她這麼一吼,女兒當即就愣住了,不說話也不哭,而是哆嗦著呆望她,眼神裡充滿了恐懼。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小陶虹看到女兒的這個表情後,瞬間意識到自己錯了。“如果媽媽都不能包容她的小錯誤,那這個世界誰會包容她?”

所以,當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走過去一把抱住了孩子,沒有批評,也沒有發火。

這時,女兒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她或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本以為媽媽會吼她罵她,但沒想到卻給了她一個溫暖的擁抱,所有的委屈和不安就像找到了出口,瞬間釋放了出來...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寒風,結果行人因為害怕寒冷,就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暖和,便解開了紐扣,繼而脫掉大衣。

父母的語言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花。有時候,溫暖的話語要比鋒利的指責來的有效的多。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答案让人震惊!

那麼,父母究竟該怎樣做,來控制自己不吼叫孩子呢?

這裡提出三點建議。

1、吼孩子前,給自己2分鐘的平復時間。

人都有脾氣,孩子做錯事的一瞬間,怒火很快就衝上腦袋,這是人之常情。

但重要的是,要學會在脫口而出吼孩子之前,給自己幾分鐘的平復時間。

離開孩子的犯錯現場,走到陽臺或者臥室深呼吸,告訴自己怒吼是沒用的,如何解決問題才最緊要。

兩分鐘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這一點時間就給了自己緩衝的機會,怒氣值也能得到有效的降低。

這不禁讓我想起武林外傳中郭芙蓉的一句臺詞: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各位家長也不妨一試。

2、去掉憤怒和責罵,用教導和表達來代替。

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家長上來就是一通亂吼,只為發洩自己的不滿。吼完之後,孩子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改正,沒有一點實質性的教育效果。

不妨換一種說話方式。比如孩子把玩具撒的滿地都是,玩完之後也不收拾。看到這幅“慘狀”,很多家長就會吼一句:“看你弄的亂七八糟的,煩死了!”孩子只知道你生氣了,並不一定意識到自己錯了,也不會主動去改正。

這樣說試試:“玩具又撒的滿地都是,媽媽看到這樣亂糟糟的景象很生氣,我希望你能自己把它收拾好。”

一來,語言溫暖柔軟,孩子更容易接受。二來,表達了你的意願和感受,孩子更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做。

3、吼孩子之後,學會道歉和安慰。

家長必讀講堂小古老師說過:家長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對等的位置上。

如果實在忍不住,還是吼了孩子。你就需要學會道歉和安慰。

首先告訴孩子你生氣並不是針對他這個人,而只是針對這件錯誤的事情,爸爸媽媽永遠是愛他的,不會因為犯錯就拋棄他,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慰藉。

接著,要和孩子談談犯錯的問題,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為什麼犯錯,今後該如何改正,不要跑題,更不要說著說著就開始發脾氣,一定要就事論事。

或者你還可以嘗試寫便條的方式,比如在冰箱上貼上紙條:我希望用完冰箱之後門可以關好。孩子看到並照做之後,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這時家長進行適時的表揚,孩子就會更樂意去做這件事了。

作者簡介:家長必讀(ID:jiazhangbid),一個真正能幫助孩子學習的公眾號,只做孩子快樂成長的陪伴者。

注: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答案讓人震驚!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孩子讀書,我送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