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谜稿|《潮安文艺》(2017年第2期)

《潮安文艺》2017年第2期 (总第42期)

——小说 | 散文 | 诗歌 | 潮安吟坛 | 戏曲|灯谜——

——《潮安文艺》是由潮安文联主办的半年刊文学刊物,重点关注潮安本土作家作品,同时面向全国征稿。本文为作品选登。——

诗歌、谜稿|《潮安文艺》(2017年第2期)

诗歌、谜稿|《潮安文艺》(2017年第2期)

■ 诗歌

春日,撞见世外桃源——陈泽楷

世间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没有战乱,没有饥荒

有的只是淳朴和芬芳

闲时可瞧见南山

孩提时,爷爷告诉我

那里便是世外桃源

多年前,爷爷离开了我

他一定是去了他惦念的远方

从此我也惦记着桃源

惦记着爷爷说过的地方

春日里

带着思念出发

上山寻找爷爷所说的仙源

山前邂逅武陵行客

相约一同把桃源寻找

曲曲折折的山路环绕着青山

踩着云霞攀上山峦

一座石寨矗立在山坳

涓涓的涧水,习习的山风

炊烟袅袅,人俗淳淳

没有战乱,没有饥荒

平整的土地氤氲着馨香

这里定是爷爷心中的桃源

我把思念告诉大山

静穆的大山指着前方

青青的石板通向云端

沿着它定能将爷爷找到

===========

门前的小桥——邵俊炎

踏着铺满

木棉花殷红的小路

踟蹰在旧屋门口

寻找小桥两侧

那低矮的窝棚

水浮莲

还有那让人窒息的

粉尘

哎、别费心了、都不见了

我听到了小桥的叹息

无奈、失望

兴奋、赞叹

写满在桥下的倒影

记住曾经隔绝的

片片的石棉瓦

煽动与朝霞的呢喃

离间与夕阳的耳鬓厮磨

缠绵你的

污浊的魑魅魍魉

消失了的桥的倒影

拥抱初升的

霞光

亲吻将逝的夕阳

送别多少粗糙的

脚丫

所有童年的古老故事

都记载在桥的倒影

嗅着泥土的馨香

端详着老屋斑驳的瓦片

小桥、直溪水、九十九个门

没有遗失的绰约风姿

===========

现代诗歌五首——林立升

大门关着,你步上阶梯

近门后又步下

还没步完阶梯,转视

门还关着,你停坐阶梯上

一阵风吹过,地面有摩擦声

你上前一看,决定按门铃,决定叩门

可又停下,你闻到芬芳

忍不住轻推大门,透过门缝

一地紫红暗红的玫瑰花瓣,无人打理

你匆匆走下阶梯,不再回望

预想

三十年后

我躺在床上

听着雨,熟悉的声音

在我生命中响了六十多年

我伸出手,是什么从指缝漏下

快速而单调

老伴在镜前用脂粉填平脸上

干燥的溪坑

我不记得年龄了,也懒得算

躺着,时间从床前走开

带着我的善恶去告诉认识我的人

我还能干什么,除了抓紧写

为了黑渊前那不甘消蚀的碑文

黑夜白天

茶失眠了

我喝醉了

倒在兴奋的黑夜

黑夜拉得越来越紧

越来越长,差点触到太阳

太阳从黑洞蚕食出白天,啃速不变

不停歇,不疲倦

吃掉的生命,数也数不完

它长久地、单调地钟摆

清明扫墓

我们乘舟而行,山青水绿

我们在山边水旁踩出沙路

“清”字墓碑斜插沙土

弧度暗示墓身

“清”字墓冢中,“祖”字坟墓挤占

死亡拥挤,却依旧泥土

我们在墓群里忆往事论年龄

终于是风水宝地

他们把山下的坟墓称作

他们父亲的风水

坟前有一池水

是他们叫人挖的,

坟墓的位置是他们叫风水先生找的

二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父亲的坟一直在等

女儿们或外孙们出现

每年一次他们兄弟都有人去那扫墓

也几乎每年那风水都有修整

共计有五年兄弟几人刚好全部到场

有人缺场原因如下:

老大一直穷到五年前才突然成为富豪

老二在五年前才生了儿子

老三身体断续不好

村里有人说,老四老实,每年都到

如今他们子孙昌盛

都大赞这风水修得好

他们的孩子们研究着这风水

原来死亡还有使用价值

===========

春上枝头(外三首)——陈维华

冬在冰冷的肋骨

早已根植了桃枝

雪花收拢了翅膀

捂暖心窗的冰凌

不肯透露心思的风

开始了絮语的低吟

萌动的绿意

缩短翘首的目光

冬眠的我

惊喜在心跳中醒来

思念

连接你的那条河流

昨晚 汛期暴涨

你送的那枚水月

被鱼啃得精光

我在黑暗中打开眼睛

倾听屋檐雨滴的声音

冬月

走过春夏秋

一颗素心

打坐冬里 清冷

不带一朵雪花

星星闪躲 周边灰黑

你躺进我的眼中

无声的诉说

狂奔的思念

我轻轻叫着你的名字

午后

找不到村口的风

在弯曲的山道迷失

后面跟着一只流浪的狗

牵牛花钻出篱笆

瞧见一朵飘来的云

撞在山坡上

漂浮河面的光晕

水蓝得没有意思

小舟独听搁浅的忧伤

打坐的榕树

任阳光围观

鸟儿的呼吸清越又柔和

===========

摆渡(外一首)——孙 勇

一根竹竿

一艘小船

在水面来回穿梭

将生活织成一张大网

如钟摆般

从此岸到彼岸

循环往复

无休无止

渡人

渡物

渡生活

摆渡人把自己站成了一道风景

只是有时候

他会想起何时要渡他自己

或者

有谁会来渡他

流年似水

哗,哗,哗

总有流水声在不经意间响起

似小溪欢快地跳跃

开出玉花朵朵

哗啦,哗啦,哗啦

声音越来越大

如溪水汇入小河

渐渐丰满

澎湃着青春的浪花

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声音越来越高亢

像江河奔腾

势不可挡

张扬着炽热的生涯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流浪

车马的喧嚣习以为常

奇怪

流水声一直在响

附近明明没有溪流啊

可是它从远到近

又从早响到晚

终于

有一天我明白了

那是时光流逝的声响

===========

■ 谜稿

“泰山之溜穿石”(交通新词)——滴滴打的

“绝艳牵心几十秋”(外交用语)——中美日关系

“懊恼浮生头白早”(俗语)——老大不乐意

则天黄袍赖天命(保安公司业务)——武装押运

秋花落后圃中空(字一)——菌

庭前双燕衔泥来(字一)——座

“山路十八弯”(词牌名)——阿那曲

“初日芙蓉,非人力所能为”(古女名)——谢自然

“此情须问天”(成语)——硬语盘空

“旦逐刘伶去,朝随毕卓旋”(央视栏目)——天天饮食

——以上郑百川作

===========

化鲲鹏早上云端(足球队名)——鲁能

宝钏平贵见皇上(字一)——碧

错猜谜语引批评(台海新闻)——误射导弹

村树路边初长成(中国奥将)——林跃

桂殿凌霄不一般(航天词)——天宫二号

大家都称赞(彩票名词)——一等奖

不负初心向前进(字一)——员

花树满头人少到(调味品)——沙茶

“释子身心无垢纷”(聊目)——长清僧

“心如木石意如呆”(潮乐名词)——二板

——以上吴楚鸿作

===========

“两岸猿声啼不住” (福彩词)——连续号

“莫教枝上啼”(福彩词)——怪号

所画脸谱无差异(税务词)——书面合同

众人皆醉我独醒(税务词)——清单

行年不顺花钱多(税务词)——运输费用

初改戏路便成名(花名一)——一串红

先侍圣上居中歇(字一)——伎

全是笨蛋(科技词)——无人机

“富足曰殷实”(5字潮俗语)——有钱呾有话

要想身材好,管住你的嘴(展会名词)——美食节

——以上卓训辉作

===========

杨修深谙鸡肋意(象棋局名)——识将还军

没能耐者偏嘴多(叱字)——会无人云

制先立法已太迟(叱字)——章无早立

雅诗挂面显随意(成语)——好风相从

子美一人作春游(粵地名)——大埔

即将迎娶悦容颜(市招,双钩) ——快相立取

宣讲廉政溯源头(《人民的名义》人物)——陈清泉

——以上林庆发作

===========

达康书记别低头(唐代人名)——李昂

处处倡廉明(《人民的名义》人物)——周正

到了南海作笔录(《人民的名义》人物连称谓)——达康书记

害怕踏进拾翠洲《吊古战场文》一句·蕉心——惊沙入面

万里奔走(旅游词)——行程

一直重叹别(弦诗名)——双串

存我河东君 (《吊古战场文》一句)——有如是耶

“打起黄莺儿” (奶制品品牌)——莫斯利安

“月亮走,我也走”( 航天词 )——天地同步

后空翻一周,胜了 (交通用语)——HOV

——以上吴锦林作

===========

常年走江湖(形近字)——永近水

漂泊度生心难安(潮剧中人)——渡伯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鼻鼾”(郑秀文歌曲,掉首格)——爱上一个人

西江漂流春山近(福彩名词)——票根

长得豹眼狮鼻虎背熊腰(潮剧中人,土音格)——王绍秀(形肖兽)

小人作乱终失势(网络小说)——执令

韩嵩复视之(成语)——德高望重

“雨脚如麻未断绝”(文化遗产热词)——海丝

中宵塞北冷先起(节气)——小寒

鼓乐声声震云天(家电冠品牌)——LG音响

——以上黄卓珊作

===========

先生刚出连云港(字一)——岗

水浒传中一亮点(字一)——讨

3一代不如一代(电视剧)——好先生

宝宝哭声母理会(电子产品品牌)——BBK

梦得当记者(2017春晚节目)——不忘初心

注:宋代诗人冯梦得字初心

天花乱坠(民俗名词) ——上头落香

所有贫困户名单(中医术语)——表里俱寒

愿为丁克一族(四字商业用语)——没有生意

回头一看是柳永(外影目简称)——变三

徽钦二帝皆被囚(台湾电影)——父子关系

——以上林卓鹏作

===========

百姓门庭沐清风(廉洁自律词)——廉洁齐家

“坚持克已奉公”(列人一)——向为人

冲出后一一靠拢(军事名词)——击中

象启功?字断又无力(旧军职)——百户

粮食不浪费,老鼠自减少(科普名词)——节能降耗

四知堂前赞叹多(防灾减灾术语)——有感地震

人离房间灯要熄(词汇二)——出门、关照

寻机会给他送秋波(电力法词)——计划用电

以棋为生(慈孝文化词)——其下能养

万事俭为首(学校用语)——第一节

——以上林炳森作

===========

2017年第二期(总第42期)

顾 问:潘金标

主 编:蔡少文

副 主 编:陈瑜瑜

校 对:沈重

刊命题字: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林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