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幫扶蹲點日記」梨樹縣勝利鄉脫貧路上絕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勝利鄉脫貧路上絕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梨樹時報訊(記者 王仁海)8月22日一大早記者驅車前往勝利鄉,汽車行駛在平坦的鄉村公路上,道路兩旁的農作物鬱鬱蔥蔥,顯得特別安靜。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記者在去蹲點採訪前,早已做足“功課”。據瞭解,勝利鄉共有12個村,101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屯,現有7199戶23864人。其中,共有貧困戶245戶,585人。2016年脫貧139戶,344人。2017年脫貧38戶,83人。2018年未脫貧68戶,158人,年底計劃脫貧46戶78人。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順著鄉政府門前的板油馬路往西走就是代家堡子村。高鄉長帶領記者來到了代家堡子村村部,村部門前的廣場上,幾位工人正在忙著維修廣場設施,場面極其熱鬧。而村部內四平市殘聯包保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正在整理貧困戶檔案。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今年7月30日,我被縣審計局調派到代家堡子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現在正在熟悉村情,每天我都帶領駐村工作隊到貧困戶家走訪,深入瞭解貧困戶的生活及生產情況。我們村有貧困戶5戶14人,通過市殘聯的幫扶,協調資金50400元投入到勝利鄉蔬菜種植扶貧項目中,年底可達到貧困戶每人年分紅1200元,讓貧困戶看到了實實在在地實惠。”張大龍一邊整理檔案一邊告訴記者說。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勝利鄉的東面是關家屯村,已於2017年底整村脫貧。記者來到關家屯村村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顏色鮮豔的文化長廊。在與第一書記徐佔成攀談時記者瞭解到,文化長廊是四平市電視臺為關家屯村投入20萬元修建的,通過畫報的形式豐富關家屯村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另外四平市電視臺還拿出特殊黨費18000元用於幫扶關家屯村貧困老黨員。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今年4月2日,徐佔成由劉家館子鎮烏蘭村調派到勝利鄉關家屯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探索扶貧新路子,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成了他心中的頭等大事。為此, 徐佔成調派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駐村工作隊利用兩週時間整理貧困戶資料,並走訪2016、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對貧困戶進行調查摸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徐佔成還通過多方人脈協調為身患尿毒症的貧困戶在縣第一人民醫院辦理免費透析,並聯系縣中醫院,為建檔立卡貧困戶、60歲以上老黨員100餘人進行免費體檢。談及到這些時徐佔成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隨後,記者來到勝利鄉蔬菜種植扶貧項目。高躍永看著溫室大棚欣喜的告訴記者, 蔬菜種植扶貧項目投入扶貧項目資金166萬元,其中省級扶貧項目資金100萬元,市級扶貧項目資金66萬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設。此項目每年年底拿出16.6萬元,其中13.4萬元用於現有貧困戶68戶158人分紅,每人年分紅850餘元,剩餘3.2萬元優先用於壯大關家屯村集體經濟,保證關家屯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記者驅車穿過綠意盎然的玉米地,轉彎處兩個高聳的藍色彩鋼房屹立在面前。高躍永告訴記者,這兒就是年產3500噸玉米秸稈飼料扶貧產業項目,勝利鄉投入扶貧項目資金84萬元。“由於玉米秸稈還沒到成熟期,所以現在沒有生產,但是外地的訂單可沒有停歇,等秸稈成熟時就要加緊生產了,此項目每年固定拿出84000元,為80名貧困人口分紅,年底每名貧困人口可分紅1050元。”高躍永高興的說。

「驻村帮扶蹲点日记」梨树县胜利乡脱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近年來,勝利鄉大力發展產業扶貧項目,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努力打造戶戶有增收的項目,人人有脫貧的門路;以1+N的方式落實好扶貧政策,積極做好貧困人口保障兜底工作;在加大1對1幫扶力度的同時,對貧困戶扶智又扶志,靠勤勞雙手擺脫貧困;讓脫貧攻堅工作見實效,絕對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勝利鄉黨委書記肖玉山堅定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