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投资它辛福感最强,将成未来10年投资主流

社科院:投资它辛福感最强,将成未来10年投资主流

国家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互联网金融投资幸福感对国民幸福感指数的影响逐渐增大。

刚看到这个结论时,以为又是一个噱头,但仔细看完后,觉得很有道理,权威性也够。

该报告的全名为《2018年中国投资者幸福感调查报告》,发布者为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资研究中心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报告以银行理财、互联网金融、保险、信托、股票、基金六大投资领域为依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幸福感在各大投资领域有着较大的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金融投资人群,占比为70.51%;其后依次是银行理财46.53%、信托37.64%、基金33.61%、保险26.35%和股票的22.75%。

看到这个结果,可能有人怀疑,互联网金融行业这几年被监管的很严,也有个别跑路的平台,为什么辛福感还能排在第一名?

其实,这是投资者对互金行业的偏见导致的,对比一下银行理财、信托和基金,出现问题的其实不比互金少,炒股就别提了,能保本就很不错了。

社科院给出的理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互联网与金融的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最关键是,政府的高度重视、监管的持续加码以及行业企业的合规发展让互联网金融成为众多投资者的标配,幸福感也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标签。

所以,希望做好的平台是积极拥抱监管的,比如真融宝,现在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480亿,在合规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根据这个报告,影响投资着辛福感的因素主要为安全性、创新性、便捷性及财商教育。投资者中幸福感最强的主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用户的幸福感指数相对较高。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万元则成为投资幸福感的黄金分割线。报告显示,每月投资在1万-2万元的人群中,94.32%的投资者感到幸福。

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中国仍有大量的居民储蓄财富将逐步流入到互联网金融、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投资领域,进而流入实体经济,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在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互联网金融为什么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获客、风控、管理、引流等方面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所以,客观来讲,互联网金融确实值得投资,关键是比较省心,收益也不低,不过,个人建议,在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时,最好多做做功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看属性。现在,互联网金融中绝大多数都是P2P,在同质化竞争的今天,主要要看平台的规模,推荐1000亿以上的平台。

2、看背景。之前这个行业很讲究国企背景,但现在监管已经很严了,各个平台都已经变标准化了,有大的投资方做背书,基本没问题。

3、看保障。好的平台一定要有强大的技术安全保障,比如获得公安部颁发的三级安全证书。

4、看钱去哪儿。这个很关键,投资者投到平台上的钱最终购买的是具体资产,如果资产安全,能保证收益率,收益基本就能落袋为安了。

5、看人。这点不好说,但是如果要投资某一家平台,可以长期关注一家平台高管的动向,他们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一个平台的气质。

寻觅好久,真融宝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