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鹽是日常飲食中所必須的調味品,它可以讓我們的飯菜口味變得更加豐富有味。大人吃鹽沒多大影響,但是小寶寶吃鹽不僅對健康有著嚴重的危害,搞不好還會害了寶寶的性命!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孩子吃鹽還會送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就在前不久,臺灣就發生了一起嬰兒食鹽過多導致死亡的事件。

臺灣省新北市一名3個月大的女嬰,在喝了含有超量鹽分的奶粉之後,因體內含有高鈉成分導致死亡。

當地檢方和警方查出本案嫌疑人是女嬰的伯母鄒某,鄒某坦承自己因與女嬰母親有嫌隙,所以才多次在奶粉里加鹽。

之後,鄒某因故意殺人被逮捕。

此類案件的發生並非個例,據日本媒體的相關報道,在巖手縣盛岡市某所非認可的保育設施內,發生了1起因讓嬰兒喝下混有食鹽的液體,引發食鹽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

巖手縣警察於11日以涉嫌傷害致死為由,對曾經營該保育設施的嫌疑人吉田直子(33歲)實施逮捕。

壞人對嬰兒的惡意謀害固然讓人憤慨,而由於孩子父母的無知引發的悲劇更令人扼腕嘆息。

有些孩子的父母由於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誤信所謂的“吃鹽療法”,主動在嬰兒的食物里加鹽。

前一段時間有新聞報道,李女士總覺得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手腳好像缺乏力氣,便開始往孩子的粥中加鹽,最終孩子由於攝入鹽太多,導致高血鈉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案例中的寶寶著實讓人心疼,萬萬沒想到,作為百味之首的鹽,居然會奪去寶寶小小的生命。吃鹽過多到底對寶寶都有哪些危害呢?

1. 寶寶吃鹽多,會影響味覺

過早加鹽會使寶寶對食物本身的味覺感知發生偏差,以後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對調料、添加劑的口味產生依賴,易挑食、偏食。

2. 寶寶吃鹽多,會降低抗病能力

攝鹽過多還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減少唾液分泌,削弱口腔對細菌、病毒的防禦功能,從而降低寶寶抗病能力。

3. 寶寶吃鹽多,會影響鋅、鈣的吸收

高鹽飲食還會影響對鋅、鈣的吸收,易導致缺鋅、缺鈣,影響智力和體格發育,甚至會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4. 寶寶吃鹽多,會引發高鹽疾病

嬰兒的腎臟功能發育不健全,不足以代謝過多的鈉鹽。如果輔食中加鹽過多,無法自行排洩的鈉鹽滯留在體液中,可能引發水腫、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的家長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比如三四個月就開始,而且輔食裡基本都會加鹽,說不吃飯沒力氣。這很容易損傷嬰兒腎臟。上面視頻中的案例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5. 兒童吃鹽多,可能間接引起肥胖問題

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兒童的食物中鹽含量過多,他們往往更傾向於選擇含糖量較高的飲料,反過來,這又將影響孩子肥胖的風險。

研究包括近4300名澳大利亞的兒童和青少年,研究人員發現,孩子每天的食鹽攝入量越多,相應地他們喝的飲料也就越多。

當研究人員著重瞄準其中三分之二選擇含糖飲料的孩子時,同樣的結果也出現了:兒童每攝入390毫克的鈉,平均就要額外多喝0.6盎司的含糖汽水,果汁或者其他飲料。我們知道,果汁、汽水或其它飲料中的含糖量是比較高的。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看到這裡有的爸爸媽媽會問了:小時候沒那麼多講究也活得好好的?

首先個體經驗不能代表整體,你好好的,不代表全人類都好好的,而且你覺得你活的好好的,不代表真的好。

本文並不是說給小寶寶吃了加鹽的食物就一定會對健康造成立竿見影的危害,有時不良的後果可能是數十年甚至幾十年之後才會顯現。

即使孩子日後得了高血壓等,你也不會聯想到是因為給孩子早早加了鹽、早早跟著家人吃重口味餐食等所增加的高血壓患病風險。

況且即使你真的覺得早吃鹽沒什麼壞處,也不代表有必要。

正確的觀點在沒有被傳播前所做的錯事,可以說是不知者無畏;但既然已經知曉了危害後,還固執己見的話,就不合適了。

現在既然有了更好的選擇,為什麼不給孩子最好的呢?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調味品,什麼時候該給寶寶吃鹽是大有講究的。

2011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純母乳餵養能滿足6個月齡以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的要求。

6月齡到2歲時,嬰兒6月齡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應逐步地、小心地為嬰兒添加輔助食品,母乳仍是嬰兒的首選食品,輔食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對學齡前兒童(6週歲以下)的建議:

●0~6個月的嬰兒,堅持純母乳餵養;不能用純母乳餵養時,建議首選適合的配方奶餵養;

●7~24月齡嬰幼兒,飲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淡口味;

●2週歲~6週歲,應控制食鹽用量,儘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雞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少選含鹽高的醃製食品或調味品。

下圖是權威數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關於各個年齡該攝入多少鈉(我們吃的食用鹽即氯化鈉)。


(AI:適宜攝入量)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2013的年數據還是蠻近的,這個數據跟國際水平也是接軌的。

從圖中看出

0-6個月的寶寶,鈉適宜攝入量:170mg;

6個月-1歲,鈉適宜攝入量350mg;

1-3歲,鈉適宜攝入量700mg,相當於1.8g食鹽。(1.8g真的只有一米米多,豌豆粒大,除去奶和輔食中的鈉,真沒什麼要補充的了)

4-6歲,900mg,相當於2.3g食鹽。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可不加鹽的輔食真心不好吃啊,每次寶寶吃不完的輔食,家長都吃不下去,寶寶能愛吃嗎?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大人的味覺去判斷寶寶是否喜歡。

作為沒有吃過調味品的寶寶,他們的味覺世界裡只有自然食材的天然味道,並不存在好吃不好吃一說。

嬰兒的味覺比我們都要敏感,家長不應該依照自己的口味來做判斷。

而且口味的偏好更多是後天養成的,讓寶寶習慣食物的天然口感,幫助他養成清淡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一輩子的財富。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除了食鹽之外,在寶寶的各個年齡階段,還有哪些食品寶寶不能吃呢?柚子做個一份兒童飲食黑名單,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收藏起來備用。

一歲以內的寶寶別吃蜂蜜

這是因為蜂蜜不易完全消毒,可引起寶寶肉毒桿菌病,使寶寶神經肌肉失調,甚至呼吸系統癱瘓。

二歲以內的寶寶不宜喝羊奶、成人奶粉

寶寶體內消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不高,餵食這些食品後會出現消化不良症狀,如嘔吐、腹瀉等。如不能母乳,應該食用寶寶專用配方奶粉哦。

三歲以內的寶寶不宜吃容易過敏水果

3歲以內的寶寶過敏的幾率很大,水密桃、奇異果等表面有絨毛的水果極易導致寶寶皮膚過敏、哮喘等。芒果刺激皮膚粘膜,會引發口唇部接觸性皮炎。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四歲以內的寶寶儘量不吃糖果、話梅等

甜食容易引起蛀牙,非常不利於寶寶的牙齒健康。而且,長期偏食甜品,長大後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五歲以內的寶寶儘量不吃海鮮。很多海鮮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膽固醇。過敏體質的孩子吃海鮮容易引發過敏、哮喘的。

六歲以內的寶寶別喝茶

茶中的咖啡因可致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導致孩子入睡困難。茶中的鞣酸可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縮,與蛋白質形成凝塊,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營養的吸收。

媽媽給粥里加鹽,親手“毒”死了8個月大寶寶

七歲以內的寶寶別喝功能性飲料

功能性飲料含有特殊成分,適合運動員、體力消耗大的人群飲用,寶寶的精力和運動量有限,並不適合功能性飲料。

八歲前的寶寶不要吃蠶豆

“蠶豆病”是一種6-磷酸-葡萄糧脫氫酶缺乏所導致的疾病。常發於8歲左右的兒童,食用新鮮蠶豆後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全身發黃,小便醬油色,嚴重時可引起全身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汲取經驗,不要再把寶寶吃鹽當做小事看待,寶寶的事無小事,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避免讓寶寶遭受無辜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