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上周一,沪指一度下探至2,653点,距离2016年熔断后的大底2,638点仅一步之遥。市场上人心惶惶,但随后被强势拉升,收报2,698点。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次日,沪指更是上涨1.3%,重返2,700点上方。今天更是进一步反弹近2%。

如此反转,并非因为出现经济基本面好转,也没看见类似减税、贸易战停息这样的好消息,全因一条彭博社的报道:

据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相关资金(简称郭嘉队)今日入市干预,买入大盘蓝筹股,以支持市场。

随后,新浪财经等国内媒体转发了该条消息。

我们国家的事儿,每次都是外媒先知道,国内媒体再转载,细思恐极。

回到股市上,错过这一波反弹的投资者自然愧疚没有跟得上郭嘉队的步伐,但我更好奇的是排除这周的反弹,长期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我们来扒一扒数据。

一、郭嘉队模式注定赚钱

2015年6月12日,A股风云突变,从天堂直奔地狱,至7月3日,沪指、深成指、创业板三大股指大跌均超过28%,大量融资盘爆仓,股民被血洗,市场流动性枯竭,信心崩溃,恐慌情绪加剧,任其恶化,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形势迫切,次日,中国证监会急召21家券商制订救市计划。紧接着,汇金公司、证金公司、外管局旗下投资平台以及郭嘉队基金四大主体,共21个账户,即所谓的郭嘉队,相继入场救市。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资金规模方面,截止2018年Q1,“郭嘉队”持股市值高达 4.52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7.44%,占A股流通市值的10.21%。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因为郭嘉队在二级市场有着庞大的资金规模,有熨平股市非理性剧烈波动的短暂能力。

例如,郭嘉队7月入场后,股市恐慌性下跌得到控制,沪指由3,400点回升到4,000点附近。之后还在8月末和次年1月的恐慌性大跌中,再次出手稳定市场,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基于郭嘉队维稳的性质,在大市出现恐慌时才会出手,这注定了从长期看,郭嘉队的投资大概率是盈利的。(应验了别人恐惧,我贪婪的道理)

而数据上也验证了这一点,以证金公司为例,

2015年投资收益高达41.17亿元,同比翻番;

2016年股市渐稳,证金公司减少干预,虽说投资收益降低,不过在全年沪指累计跌-12.31%情况,仍可达6个多亿。

相比2015年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的-12.20%、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的-3.93%、散户总体收益率的-21.5%、人均亏损50,345元的惨重损失,其实证金公司投资水平其实已超越多数机构,完胜散户。

因此,理论上,模仿郭嘉队的一举一动是绝对能达到好于平均投资回报及长期有利可图的。

至于如何模仿,有两条简单的思路:

①郭嘉队买啥,就跟着买啥;

②郭嘉队什么时候买,就跟着什么时候买。

咱们来看看在实战上,这两条路子能否行得通。

二、能否直接跟着郭嘉队买个股?

最新资料显示,按规模细分如下:

最大的中央汇金持股稳定(78.92%),变动不大;

外管局旗下投资平台和“郭嘉队”基金,体量太小(合计1.89%),参考意义不大;

占比第二的证金公司(19.19%),配置灵活,持股变动明显,能很好反映郭嘉队的操作及个股偏好。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所以,要跟踪郭嘉队个股操作,证金公司无疑最具参考意义。

那直接“抄”证金公司买股票就完事儿了?

从证金公司近5个季度买卖的股票来看,往往增持减持的数量都达百只以上,极其庞大,一般的投资者难以完全复制。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没法儿都跟着买,那能不能挑重点呢?

2018年Q1资料显示,证金公司比较青睐保险、券商、家电的蓝筹股,且15年证金公司就是主要通过拉升金融等大蓝筹来托市的。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但看看近半年这三个行业板块的走势,也不理想。所以,投资者要真正抓到重点并在短期内赚钱,难度也很大。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图片来源:choice;券商板块日K线图

再有,由于时间滞后,当投资者知晓郭嘉队买入哪只个股时,很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时机,无法享受郭嘉队拉升股价带来的收益。

更惨的是,投资者还可能成为“接盘侠”,被套在高位。如果大家不像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话,那一定记得2017年郭嘉队布局创蓝筹(创业板中的蓝筹股)的故事。

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证金公司出现在34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其中10家为二季度新进,创业板个股占据8只:东软载波、恒顺众晟、华策影视、昆仑万维、迈克生物、苏交科、汤臣倍健、亿纬锂能。

市场盛传郭嘉队看好创蓝筹,特别是两只明星股昆仑万维和华策影视。昆仑万维是郭嘉队史上首次以十大股东身份现身创业板公司;华策影视成为“王的女人”后的1个月内,16家机构均表示看好华策影视后市表现。

而一般投资者三季度才得知此事,这个时候入场,是什么后果?请看下面“凉凉”的股价走势。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图片来源:choice;昆仑万维股价日K线图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图片来源:choice;华策影视股价日K线图

此外,证金公司也还踩过雷,包括康德新、神雾环保、乐视网等曾经的明星公司,还有去年退市的欣泰电气,还一度跻身欣泰电气十大股东之列。

因此,直接从郭嘉队的名单中选择个股买的风险也很大,并不那么容易做到。

三、能否根据郭嘉队的入场逻辑来赚钱?

既然郭嘉队不会告诉你,它什么时候进场,那我们可以尝试以时间为序,回顾一下历次郭嘉队进场操作的痕迹,还原及学习它的入场逻辑。

股灾“第一季”

2015年6月股灾,郭嘉队入场大力扫货蓝筹股,稳定指数,此后扩大出击范围,首选中证500标的,打开流动性缺口,缓解融资盘压力。

另外,对前期疯炒的中小创,郭嘉队则是先试盘再行动,引导利用市场自身力量进行疏通。最后,在期指市场大量增加多单,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沪指逐渐企稳,由3,400点回升到4,000点附近。

股灾“第二季”

市场有所好转,郭嘉队曝光度随之下降,试图依靠市场自我修复。但市场依然脆弱,7月15日、7月28日更是两次上演千股跌停,郭嘉队身影再现,多股频现大单托底。

股灾“第三季”

随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股指开始企稳在4,000点左右。本以为救市任务完成,该歇歇脚了。于是,8月14日,证监会宣布“一般不入市操作”,但事与愿违,市场再次崩盘,沪指在8月18日~8月26日的7个交易日,暴跌26.7%。

郭嘉队见势不妙,再次出手,9月初50家券商(包括首批21家)筹集1,000亿元,交予证金公司继续救市。

央行也积极配合,降息降准并向金融系统注入218亿美元资金的流动性,给于市场信心,金融板块带领大盘开启反弹,沪指由8月26日的2,850点上升至2015年末的3,539点,涨幅24%。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图片来源:choice;沪指出现反弹

股灾“第四季”

跌跌撞撞的股市算是有所消停了,但好景不长,2016年1月4日,证监会推出了“熔断机制”,A股被折腾得再度暴跌,证监会紧急叫停也没用,沪指一路下探至2,638的低点,期间跌幅高达22.7%。

又是郭嘉队救火。

2016年1月28日,据不完全统计,这股疑似郭嘉队的资金在尾盘15分钟同时发力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中车、中石油和中石化,投入至少18亿元。

3月4日,郭嘉队资金再进场,随后,沪指未再出现大跌,只是在2,800点~3,100点附近区间弱势震荡,股灾得到顺利化解。

股灾过后,郭嘉队的操作变得不那么清晰了,甚至越来越难以琢磨。2016年二季度末的资料显示,郭嘉队860只股持有量保持不变,新进29股,增持125股,减持164股,65股则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2016年9月18日,外媒报道,郭嘉队所持股票占总流通市值在6月底降至7.3%,而2015年底这个比例为11.9%。就价值而言,“郭嘉队”所持股票减少3,450亿元人民币(合520亿美元),至2.76万亿元人民币,降幅为 11.5%。

很明显,郭嘉队在沪指企稳后,出现了减仓动作。但郭嘉队走了,沪指反而出现持续上扬,大家不要奇怪,因为上涨主要是经济变好了。

例如,2016年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攀升至19.5%,为前8月最高,外贸等诸多宏观经济数据回暖,PMI按月提升0.1至50.1,PPI逆增0.1%,结束55个月下降,机构上调年度GDP增速等。

跟着“郭嘉队”,真能吃到肉吗?

图片来源:choice;沪指2016年缓慢上升

再后来,郭嘉队消失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已是2018年3月23日,此时贸易战爆发,沪指跳空低开,盘中跌幅一度达到5%。随后,据彭博消息,有知情人士称,中国国家相关资金23日入市干预,买入部分蓝筹股。不过3月23日至今,沪指仍下跌16.4%。

总结一下三年来郭嘉队入场操作逻辑,基本是市场恐慌性大跌时入场维稳,稳定后交回给市场自身去调节。

但根据纪录,历次救市在最初第1次、第2次救市动作后往往都无效,要经历多次救市动作后,市场才会彻底活过来。类似于吃包子的故事,吃到第6个包子才饱,但前面那5个包子同样起到了作用。

因此,想通过押注郭嘉队入场时点赚钱,除非是已比较确认底部位置及有长期持有的打算,不然只是打算抓时机去赚郭嘉队入市的短期利好,这样的不确定性极高。

四、总结

理论上,跟着郭嘉队入市有两种钱可以赚:

一是短期大体量资金推动股价上涨的钱,但是,一般人是无法得知它们入市的时机及股票类型,天然的信息的缺陷注定了这不可行;

二是利用郭嘉队入市作为判断市场情绪过于恐慌的信号,但无论是市场上涨还是下跌,都存在惯性,而这个惯性想要被彻底消耗,可能不是一两个“包子”就能解决的。所以,郭嘉队入市并不代表即时见底,只可以当作参考的信息之一。

市场的底还应该是由市场自己走出来,市场有市场的意志,而郭嘉队只是市场的一部分,并不足以对抗一切。

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也不要草率拒绝,炒股需要全面客观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