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为大众解“鸡汤”剧毒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近日,著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起诉江南及出版公司等侵权一案一审宣判,金庸胜诉。金庸诉“同人作品”《此间的少年》作者江南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8月16日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判决江南等三被告构成不正当竞争,金庸获赔188万元。

金庸是广为大众所熟知的武侠小说名家,他在其武侠作品中创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大侠形象,例如乔峰、郭靖、杨过、令狐冲等等,也虚拟了很多绝世美女的角色,例如小龙女、袁紫衣、周芷若、赵敏、小昭。当然,金大侠的小说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所涉及,例如那个不但武功卓绝,而且设计制造能力超群的东邪黄药师等等。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不过,不知道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们是否有印象,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或者能力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了,例如《雪山飞狐》里程灵素《天龙八部》里莽牯朱蛤以及天山派武功里的一个特殊分类。人世间有很多杀人技,武功只是其中的一个,武功包括内功、拳脚、兵器、暗器、骑射等等吧,主要借助习练者的特殊体能来实现保护自己、杀伤敌人的目的。这些特殊技能的习练需要很长的时间、特殊的机缘、天生的禀赋,施用起来也是有形状可察,有预兆可以先知。

在与武功一样具备很大杀伤力的技能里,毒药绝对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本领。毒药,对习练者资质、习练时长等没有多么高的要求,只要有配方、有材料,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让一个能力远远高于自己的人丧命。而且毒药杀人,往往神不知鬼不觉,下毒者也一定会设法消除预兆、让目标丧失警惕。即使一旦发觉,一般情况下也早已毒入膏盲,无力回天了。这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就有很多无色、无味、无形的秘制毒药。俗语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其实这句话的正解应该是“武功再高,也怕毒药”。毒药,堪称最温柔、最浪漫、最轻松的杀手了。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但世间的事往往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阴必有阳,有毒必有解。倘若毒药没有解药,毒手没有救方,那么统治天下的最强悍力量,估计就非毒药莫属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能够解毒的人、物很多,但他们获得的赞美却甚少。人们往往选择崇拜那些声威显赫的侠客、岛主、帮主、堂主、隐士,对于用另外一种方式伸张正义或者救人水火、解救生命的力量多半选择漠视或者忽略。这是不公平的。《雪山飞狐》里那个长相平庸,但心底仁慈、冰雪聪明的程灵素,秉承毒手药王的遗志和才能,以毒攻毒,以毒制毒,“小毒手”的名号里面,包裹的其实是一颗侠义心肠。《天龙八部》里的莽撞少年段誉,因为机缘凑巧被迫吞服了天生的宝物莽牯朱蛤,结果变得百毒不侵。有了这个,才让这个有大智慧而缺乏小聪明的少年才有了跻身一流武林高手的保障。还有那个处于正邪之间,性格比较乖张薛神医,他没有大恶,无非就是喜欢让别人用武功来交换活命机会,算是爱占小便宜。但就其一生救治了无数濒危生命的功德而言,他也算得上是一位医侠了。当然,这类人在金庸武侠世界还有很多,不必一一列举。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但金庸估计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这次也扮演了一个解毒高手的角色,而且是用一种很别致的方式。金庸不是好利之人,泱泱大作《笑傲江湖》的版权可以用收1元钱版税的方式让央视拍摄,1元钱几乎就是象征性的。但1元钱必须要收,这是对规则的尊重、对法律的维护,更是对无数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次,金庸再次出手,与江南及出版公司对簿公堂,为著作权一事诉诸法律。一审结果已经宣判,被告江南及出版公司败诉,并被判赔偿金庸大侠188万元。对于金庸而言,当年的1元与今天188万元在分量上没有多大差别,多了1元,金庸不会暴富;少了188万元,金庸也不会穷。但这场官司必须打!

无可否认,我们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充满了智慧。但多少年来,我们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也不可避免地有着相应的“毒副作用”。而近年来,一些作者或者学者各怀心思,将一些文化中的“毒副作用”肆意贩卖,甚至变本加厉地炮制为“有毒鸡汤”。既然“有毒”,那么对于公众乃至社会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例如,从古以来就流传“讼则凶”、“告人一状,十年不旺”话语。当然,这些告诫也是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的。中国古代是一个长期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稳定的居住地、稳定的人际关系、稳定的生活方式等等,几乎所有人一辈子乃至数代人都要面对大体相同的外部环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熟人为基础的社会模型。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直接采取诉讼这种极端的手段一般情况下是不现实的,毕竟要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街坊。要是再梳理下去,还可能是亲戚、朋友。即使以上类型都不是,也大约一块要在同一片蓝天、同一块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一旦闹僵了大家都不舒服。所以,传统中国社会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最佳选择是忍让,“忍得一时气,免去百日忧”,于是中国人的修身养性也讲究“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其次就是调解。约几个有威望、会说话的人,大家三对面坐一起,讲道理、摆事实,在各种妥协、退让、折中、博弈、斡旋中化解双方的矛盾,达到双方利益和心理的平衡。调解的最高境界是握手言和、化敌为友。最无奈、最差的选择的就是诉讼。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撕破面皮了,也不考虑以后的相处了。这个时候,虽然双方都可能有着某种非此不可的理由,但一定是最无奈的。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不争、非讼、忍让的原则,是一个弱势群体或者生命得以保命圭臬,说白了是一种弱者智慧、乱世法则。在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特别是乱世,一个人要是处处要争,轻则影响面子、人缘,中则影响生产生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因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保障所有的正义得到伸张,所有的权益得到保护,所有的规则得到维护。忍辱负重的人们,一边“忍字心头一把刀”,一边又极端地渴望并崇拜着“青天”、“大侠”。

而以“忍”为核心的文化也是有“毒副作用”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之后。因为有“忍”的前提,一些小恶、小错逐渐得寸进尺,酿成大祸。例如起初牛奶里只是掺水,蜂蜜里只是添加麦芽糖、玉米粉,小贩只是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因为全社会的忍让和某些力量的“沉默是金”,牛奶、奶粉里开始有了三聚氰胺,蜂蜜和蜜蜂没有任何关系了,地沟里的废油重新回到了餐桌,苏丹红等各种化工原料明目张胆地进厨房、上厅堂了。食品与食物没有关系,食品生产变成了复杂的化学工业,种养殖业变成了用料、饲料高深莫测的“高科技”。而忍让、宽容的现在的状态是,药品、疫苗等人命关天的领域也开始各种疯狂的“探索”和“创造”。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而有的学者站在高大的讲台之上,依然在肆意贩卖“忍”字功夫。面对雾霾,他强调要修心,只要心中无霾,则天下无霾;心中清净,则世界美好。须知,真正的修心功夫,是修一颗平和之心、济世之心,而非主观空想、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大法”。还有人著文说,要提高自己的层次。他认为,层次低的人,看见的满地的垃圾;中层次的人,呼吸到的是雾霾,而真正层次高的人,看见的永远是蓝天、白云、飞鸟、星空。一个人的心理层次可以提高,但不论心理层次在哪个层面,雾霾依然是雾霾、垃圾依旧是垃圾,对身体的伤害效应也是一致的,绝不会因为对象心理层次而改变其物理及生理学特征。这几乎和那种“心中无霾”论者的思想核心是一致的,都属于唯心的“精神胜利大法”,是一种华丽餐具盛着的“有毒鸡汤”。真正有营养的论调应该是让所有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去治理、去美化,而非空想。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金庸大侠不愧是“侠之大者”,他过去的1元与今天的188万,都是在试图解那些“鸡汤”之毒。在一个法治社会,在一个文明社会,要的不是无原则的、包脓养疮的忍让,而是对规则的无限尊崇、敬畏。金大侠的这剂解药,我们是不是该有个大大的赞?

感谢那些在百忙之中阅读本文的朋友们,解鸡汤之毒还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警觉和参与,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为金庸大侠点赞:188万元试解“鸡汤”剧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