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語文考試中對閱讀有“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的要求,很多同學在答題時要麼是“答而不對”,要麼是“對而不全”,究竟怎樣做好這類題呢?先看一個例題:

《怯懦》閱讀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讀書,父親跟隨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從沒有去看望過父親,也無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從父親口中,知道他在一個新開發的工地上,做風餐露宿的民工,每個月領了錢,便會定時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過去找他,像別的同學那樣,領著他到學校四處轉轉,哪怕,只是在食堂裡吃一頓簡單的飯。但北京那麼大,去任何一個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鐵上輾轉換乘,她想,或許他們彼此,在北京很難會有見面的機會。

③她知道自己心裡,其實並不希望父親能來看她。她羨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電話的舍友,看她們故意大驚小叫地在她面前,將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產,孔雀開屏一樣地展示給她;或者聽她們在電話裡,溫柔地朝父母撒嬌,聲音如一朵花兒,看似羞澀無比,卻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傷了她的眼睛。她們與父母家人遠隔千里.卻如同近在咫尺;而她與父親,明明都同在北京,卻似遠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掛掉電話後,裝作漫不經心地問她,你的父母何時會來看你?她總是模稜兩可地回答說,他們忙呢。

④這也是父親曾給過她的理由。他來到北京,只主動給她打過一次電話,聽得出是在嘈雜的工地上,借了別人的手機,只匆匆地說,很忙,記得照顧好自己,我會每月給你寄錢。她還沒有來得及問問父親的情況,便聽見那邊有人喊:“55秒了,快掛!”之後電話那端,便只剩“嘟嘟”的聲音。她記得“話吧”的老闆,怪異地看她一眼。那視線裡鮮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銳的刀子,瞬間插入她的身體。

⑤她一直以為,在北京各個工地間輾轉的父親,除非回家,與她再不會有相見的機會。但她沒有想到,卻以那樣難堪的方式,看到父親。

⑥那是學校社團組織的一次電影展,她的舍友臨時有事,讓她在門口,幫忙發放“意見反饋表”,並照顧嘉賓。就在所有的票都發完,嘉賓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爭吵。她隨著看熱鬧的人走過去,見門衛正把一個明顯是民工的男人死勁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動。周圍一群同樣衣著斑駁的民工一哄而上,與門衛理論,一片混亂中,她漸漸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群在學校建築工地的民工,聽說晚上禮堂裡有免費電影,便紛紛湧了過來;被推出的那個民工,假說找女兒,試圖混進去。門衛識破他們的伎倆,幾番爭執,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禮堂裡的燈漸次熄滅下去,她轉身要走,背後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兒,她叫陳葉,學外語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針給定住了,想要挪動腳步,卻發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而且,愈是掙扎著想要逃脫,心底的疼痛,就來得愈是劇烈。最終,她沒有回頭,迅速走開。當所有的燈熄滅,電影在黑暗中開始時,淚水,終於嘩嘩地流下來。

⑧真沒有想到,父親原來離她如此近,近到不過是幾百米,便可以從那片喧囂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從五樓的教室裡,透過窗戶,便能夠看到不遠處的腳手架上,螞蟻一樣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飯,若是繞一段路,就會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風沙裡,坐在鋼筋水泥上,埋頭吃飯的那群勞作者。

⑨可是,父親卻從來沒有來找過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點酒,又被保安欺負,在一群民工的慫恿下,終於在禮堂門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與父親,都是沒有勇氣的人……

問題:

聯繫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指出其表達效果。

1.那視線裡鮮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銳的刀子,瞬間插入她的身體。

2.她似乎被一根針給定住了,想要挪動腳步,卻發覺所有的努力, 都是徒勞。

答案:

1.這裡有分明、明顯之意,既形象地表現出“話吧”老闆對陳葉的歧視,也表現了陳葉的敏感。

2.這裡有固定不動之意,形象地寫出父親的出現使陳葉極度震驚(或“尷尬”“不知所措”),表現了陳葉想認又不敢認父親的矛盾心理。

分析:

這一題裡的兩個詞語一方面表現了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徵,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做好品位詞語這類題,究竟有什麼竅門呢?請看下面這張圖: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挖掘內涵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聯繫文章主旨,揣摩品味詞語內涵。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2.聯繫人物形象,揣摩品味詞語內涵。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3.聯繫作者寫作風格,揣摩品味詞語內涵。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4.聯繫上下文段,揣摩品味詞語內涵。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尋找詞語的“美點”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從修辭角度出發尋找美點。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2.從詞語的感情色彩入手尋找美點。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3.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著手,尋找美點。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理解關鍵句的含義和品味詞語一樣,也需要多方面聯繫思考。當然,理解關鍵句的含義有其自身的規律。下面看一個例題: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文章中哪些句子是關鍵句呢?

① 表達作者觀點態度或寫作意圖的句子;② 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總領句、總結句、脈 絡句、過渡句;③ 內涵較為豐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語句;④ 結構比較複雜,對理解文意有直接影響的語句;⑤ 比較含蓄的有深層含意的語句;⑥ 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

第一:理解句子含義要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

例1:《散步》中“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一句話的含義。

解析:這句話表面寫走路小心,怕摔倒。其實含義深刻。聯繫具體語境,理解“整個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僅要承擔撫養下一代的責任,更要承擔贍養上一輩的責任。突出了人到中年的使命感和“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

例2:《故鄉》中的“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的四角的天空。 ”一句的含義。

解析:聯繫上下文的內容,知道“他們”在前文裡是指“我往常的朋友”,而“我”,在文中“正是一個少爺”。所以“他們”,是指和“我”一樣的少爺。這句話寫在閏土講述許多“新鮮事”之後,又明白了“他們”指誰,就不難理解“高牆”與“四角的天空”不是字面所指,而是指封建家庭的束縛,從而寫出“我”對閏土的羨慕,對自己生活在封建束縛之中的不滿情緒。

第二:理解關鍵句子含義,要把握文章中心,整體領悟。

例:《故鄉》的結尾:“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解析:理解此句內涵,須結合作者時代背景,深入瞭解並整體把握課文中心內容。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隻空有希望而不去奮鬥、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鬥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鬥,就會迎來新生活。舊的生活這樣壓抑、沉重,作者期盼閏土、水生、楊二嫂以及他們的後輩能從歷史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過上新的生活。

第三:理解關鍵句子含義,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第四:理解關鍵句子含義,要抓住修辭方法,思考其運用修辭的效果或目的。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中考語文高頻考點解析: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

總之,理解關鍵句子的含義要從語境、文章主旨、修辭、關鍵詞這幾個角度分析,牢牢記住詞不離句,句不離段, 段不離篇,篇歸一旨。這樣,品味詞語和理解句子含義題就容易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