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第三单元:护宝延年

自2016年开始,文保科技部全力开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十四项相关科研课题。一方面包括预防性保护工作,对养心殿建筑群进行整体熏蒸杀虫处理约8900立方米,同时对室内温湿度、虫害、霉菌进行长期监测。另一方面,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病害勘察、科学分析和保护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与正在修复的文物包括金属、木质、漆器、镶嵌、唐卡、纺织品、隔扇及隔扇心等各类文物近两百件。文保科技部将科技与传统技艺充分结合,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引入到保护项目中,与院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力争将养心殿保护工程做成世界文物保护领域的经典成功案例。

镶嵌文物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嵌件的脱落和缺失。由于胶黏剂的老化、镶嵌基材的变形,该类文物在陈列、移动、搬运过程中常见脱落显现象,镶嵌修复人员主要针对养心殿展陈的相关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和修复。

在养心殿文物修复第一阶段,修复人员对伤损情况较轻的文物进行了大量的保养和除尘工作,包括原状陈设的玉器、盆景、挂屏、漆器镶嵌类文物等。其中对19件尘污覆盖、局部有开粘的玉器盆景进行除尘保养、局部加固、整形。对胶粘剂老化造成的嵌件开粘、脱落病害进行加固处理,对缺失部分进行修复。对部分玉器的底座进行除尘、打蜡。另外,对5件套镶嵌构件缺失的文物进行了修复、补配。

这个单元展出的文物不多,只有两件玉摆件和一对挂屏,都是首博《走进养心殿》曾经展出过的,以前有过介绍,这里就贴一些细节图吧。

青玉子母狮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宽25.5厘米,高12.6厘米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青玉子母狮以和田玉为材质,母狮昂首露齿,尾上卷,伏卧于底座之上。母狮身前有一小狮,呈仰卧状,下巴紧贴母狮的脸部。造型生动,技法流畅。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青玉透雕仙人乘槎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宽21.2厘米,高9.6厘米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以木雕作翻滚的浪花状底座,上为青玉所雕仙人,点缀以松树、鹤鹿、花卉等。据晋张华《博物志》中记某人乘槎泛海漂去,竟遇牛郎织女。后世又将故事人物附会为张骞,谓其乘槎寻黄河之源。明清时期,仙槎被纳入吉祥图案体系,与八仙过海等题材类似,皆被赋予祝寿之意,甚得皇室宝爱,是清代宫廷工艺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紫檀木边嵌牙鹤鹿图挂屏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87.5厘米,宽50厘米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此屏为清宫室内陈设挂件,极为名贵。挂屏以硬木为框,以染色象牙、玉、料石等为材,在面上镶嵌松鹤图案,取义松鹤延年。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挂屏因其造型别致,装饰效果独特,为帝后妃嫔们所喜爱,整件器物古香古色,富贵华丽,是清代优秀的工艺品。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这件挂屏与松鹤挂屏是一对,为“染牙柏鹿挂屏”。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挂屏中高大的柏树下,有着灵动的小鹿,斜坡上有山石,有染色的象牙牡丹,小草、灵芝,整体画面灵动,细节处又妙趣横生,是难得的杰作。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阶段性成果展(2)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