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2018上半年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明星产品产生的土壤是关怀,而不是技术和业绩感

2013年9月,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合作开通了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此举标志着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破土萌芽。从彼至今,直销银行走过了近五个年头。这期间,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风云变幻,既有颠覆货币基金市场格局的余额宝,也有相继倒下的e租宝、钱宝,而代表着银行互联网金融方向的直销银行却在不温不火地缓慢前行,甚或有人提出,直销银行仿佛成为了“鸡肋”。

事实上,这五年间,一方面是直销银行及其用户数量均在不断增长。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7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根据市场公开信息统计,我国直销银行共有114家。另外,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8月上线的江苏银行直销银行,目前客户数已突破2000万;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客户数量从2014年末的146万増长到2017年末的1000多万。

另一方面,直销银行发展同质化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无论是在定位方面,还是在所面临的问题上,均是如此。从定位角度来说,在过去几年中,绝大多数直销银行的定位均是作为银行负债端一个强互联网化的渠道,这主要体现在线上直销银行理财上,包括银行自营的银行理财,代销的公募基金、保险理财和券商理财等。从所面临的问题来看,绝大多数直销银行缺少明星产品、高频场景及营销工具等。此外,金融科技依赖外包,不能适应业务快速迭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2018上半年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直销银行是金融科技环境下的新型金融产物,唯一出路是不断有大的创新

毋庸置疑,直销银行是应互联网时代而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是金融科技环境下的新型金融产物。不过,直销银行不应只是银行负债端一个强互联网化的渠道,而应该像包银消费金融中心董事长刘鑫所下的定义那样:“直销银行是与银行固有的销售人员和分支网点‘解除绑定’,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与客户间建立‘在线’的营销、交易、服务的触点或界面,持续强化中台(产品、风控)数据化决策和后台(运营、客服)集中运营流程的新型银行形态。”

任何领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蓝海,而红海却随处可见。在红海市场之中,直销银行无论是基于同业竞争的原因还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重新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经营之路都是必然之选。换言之,直销银行的自我革命迫在眉睫。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金融监管之下的直销银行仍然拥有很多发展机会,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众所周知,投资人大都拥有敏锐的眼光,而如果你问投资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最大的投资机会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我国中产阶级从一亿发展到五亿是最大的投资机会。的确,现在所谓的风口无不和未来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息息相关,这些中产阶级才是真正的“潜力股”。而《2017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直销银行用户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年轻化、高收入化和母行忠实用户化。与未来的投资机会有很高的契合度,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机会。

不断壮大的中国年轻一代中产阶级,未来必将分解成拥有不同兴趣需求的小群体。在庞大的基数之上,直销银行选取某个或某些兴趣点进行精耕细作,也不失为一个提高自身实力的好方法。

而以上提到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回到人的初心。

结语

直销银行的发展也在不断利好,国内的直销银行业务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进行交叉验证,从而实现非现场开户的创新;还可以进行股票基金、黄金、艺术品、保险等投资;此外,直销银行还为用户提供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多渠道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虽然各直销银行正在努力的开展多方面的服务,但仍然受到了监管政策的限制,从直销银行的本质来看,作为银行业务补充渠道进行经营,其并非以一个真正独立的实体的角色参与到市场中与传统银行进行竞争,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直销银行的发展。

只要涉及到金融行业就会涉及到风险监管,直销银行也不例外。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对于金融企业的发展运营至关重要,它是保障金融企业运营的基础。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直销银行风控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金融企业拓展业务的过程中,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如何做好用户信息筛选工作,甄别信用等级优质客户群同样是各直销银行应深刻探讨的话题。

可以说,对任何行业而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而这条曲折的发展之路考验的则是领导人的本心和坚持。

相信随着监管的逐步放松、民营银行牌照的发放、互联网及安全技术手段的进步,直销银行将成为一大趋势,并实现更加完善的功能。更何况我国的直销银行一直在摸索中前进,随着技术手段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将迎来更大的利好。直销银行谨记唯有颠覆过往,方能拔得头筹的同时,把握本心和当下的力量,稳步前进,在内外夹击中突围而出自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