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我还记得60多岁的外婆眼冒神光的样子,我的口水咕咕叫着咽到肚子里,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

陕西关中地界,吃面必吃臊子面,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原产地岐山就有了民俗村,大多都在周公庙附近。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西周文明埋在地下的是青铜器,留在地上的是臊子面。

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将这里的物产合成了臊子面。他加减着盐和醋,调成了臊子汤。周公一边吃着臊子面,一边“制礼作乐”。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不是南方人吃米饭用的酒盅碗,是大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牛筋一样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长面条,又辣又酸又烫,跟化开的铁水一样的汤浇到面上。

岐山人加工臊子不说“炒”,不说“烧”,叫作“燣”。因为用的是文火。文火讲究的是耐性、把握的是火候,加工时间长储存时间也长。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汤是不喝的,回到锅里不停地轮回往返,绝对在六七十这个数字以上,只等一声号令,人的原始血性刹那间就爆发出来了,这就叫气壮山河。

每个村庄里,调汤最好的,要数上了年纪的老太婆了。她们的两只小脚像一对乌鸦在锅台边盘桓。她们捏一把盐、倒一碗醋、添几瓢水,全是那么信手拈来。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臊子面汤宽,让人觉得奢侈,头盔那么大一碗汤,碗底就一筷头面条,可这一筷头面条又长又筋又烫,一沾嘴唇,急速吞咽,就发出哨子一样的嘘嘘声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一碗接一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大铁锅不停煮面煮汤,一大群女子穿梭般端面,还是跟不上,小伙子们出主人洋相,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岐山面看似容易,而达到真味却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挂假招牌的,俗辨其真伪,一观臊子燣法和面条擀法便知。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臊子面的汤是用臊子肉做的。五花猪肉切碎,慢火烂一小时,跟炖东坡肘子差不多,不是炒也不是煮,也不是炖,加上辣子醋,慢慢地让猪肉烂成糨糊状,有一股浓烈的酸辣香,汤也是酸辣味,一层辣子油,一口吹不透。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四川湖南的辣,山西的醋,在岐山面跟前是小巫见大巫。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吃臊子面只吃一两碗,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我的外婆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外孙吃不动饭她着急呀,心里急,脸上看不出来。慢条斯理地讲她辉煌的过去,农村妇女所有的辉煌就是厨房,有米没米必须让烟囱冒烟。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在她的讲述里臊子面的面条应该是青色的,案板上,面擀开,又揉到一起,再擀开,再揉再擀,面粉的筋丝全被拉开了,营养全都出来了,煮熟后就是青的,筷子挑起可以看见对面的人影,跟玻璃一样,客人们吃到二三十碗的时候,总要站起来松松腰带,放开肚子再吃十几碗……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在梦幻的后边,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我看见面被擀开了,跟被单一样一次次展开,白面变成青面,沿着擀面杖切成细丝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酸辣汤弥漫了屋子弥漫了古老的周原大地,那年我12岁,我一口气吃了35碗。外婆用鸡肉做的臊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吞吃面条的嘘嘘声。

岐山臊子面,舌尖上的“绚烂与宁静”!

点击查看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