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在很多人看来,《西游记后传》是一部槽点满满的烂剧,也被许多人所不屑,也许是老版的《西游记》珠玉在前吧,让许多人无法接受这部电视剧,而今天,小编不是吐槽这部电视剧,而是说一说这部电视剧那些小编认为很好的地方。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西游记后传的故事构建在《西游记》这个耳熟能详的大格局上也是有利有弊。好处是本来一个大框架都摆在那了,装修总比盖楼容易得多。第一集还生怕大家不知道花了六分钟把整个西游记讲了一遍。这样师徒几人的深厚情谊不用花大笔墨重新铺垫,大家对三界也有了初步的认知,不用像《钟馗伏魔》一样剧里的一半时间都在阐述世界观。加之以前电视剧里天庭众人的呆萌形象,孙悟空和无天这两个智商爆表的存在也就可以着力凸显。每个新人物出场也有自己的特色。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1.世界观无比宏大

“大界”主要是天地人三界,还要加上偶尔提到的蒙界和阿修罗界。小的场景就更多了,灵山、天宫、冥府、人间、四海龙宫、弱水畔黑暗之渊、大雪山灵鹫洞等等,抛开我天朝想象力没有边界的玄幻小说外,这是我看过的最广阔的世界观之一,程度可以和《封神演义》相比拟——儒道混杂,法宝兵器层出不穷,而且每个地方在剧情串联和故事发展中都不可或缺。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2.突破天际的想象力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庞大的世界观下,想象力自热也可以自由驰骋,整体颠覆程度很大,孙悟空不再是个莽撞的猴子,而是举杯高智商、高情商、高战斗力、高人气值的斗战胜佛;唐僧成佛后法力高强,当小编听到沙师弟说“师傅,大师兄被无天抓走了”的时候莫名喜感;如来出场几分钟不到就自杀,转世灵童却开始了疯狂谈恋爱。类似的还有很多,总之这部剧可以说得上是天马行空了。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3.大反派无天

无天是我看过的电视剧里最不讨厌的一个反派,但凡看过14集中他与三藏讲述的那段回忆,就会觉得他确实是个可怜人。佛门真的无不可渡之人吗?渡了别人就真的不顾自己了吗?紧那罗不一定与多爱阿羞,但阿羞为他而死却无人问津,自己诚心渡人却背上了六根不净之污名,被逐出佛门。他觉得佛门处事不公,不过你一个小小的僧侣拿什么谈公平?漫天神佛会正眼看你吗?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力量,才能为自己的价值观正名。他并非完全邪恶,白衣无天是他善意的化身,但他却深切鄙视自己的善念,直到毁灭。诚然他滥杀无辜,但何尝不是时也命也?三藏说如果若设身处地也会和无天做出同样的选择,孙悟空也说如果他不是无天说不定会和他成为朋友。倒不如说无天算得上是更加懂情欲的三藏、是个更加桀骜的悟空——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一身袈裟的宽恕垂怜,也没有得到过一顶金箍的束缚指引。换个角度来说,他和悟空真的好像。不同的是悟空能大闹天宫,而他只能仰天嘶吼。他的邪念与力量共同成长,当他化魔回到灵山后,人们叫他魔头,他称自己无天。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4.不一样的孙悟空

这部剧原本就是非典型的,主人公自然也极具特色。提到孙悟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六小龄童版的“美猴王”,其实小编认为看过原著的或许更会认为《西游记降魔篇》的那只丑猴子才是更真实的孙悟空。不过这都和《后传》无关,因为这部剧里面的孙悟空,或许才是最完美的一版,完美到很多人都不认同。这部剧塑造的是另一个形态的孙悟空,不是那个只会捅娄子、请救兵、打打杀杀的齐天大圣,而是一个极其聪明、深明仁义、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他并非没有缺点,他还是很自负,“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但自负的资本已累积到无可附加;他还是很傲娇,“泾河龙王”一事中,看不惯如来玉帝的做派,仍会闹个地覆天翻。只不过或许源于第一集那一道禅封金光吧,给了三藏法力的同时,更给了悟空佛心。他仍不迷信佛祖,但他相信爱和正义,一如他看到灵儿的善良便坚信他不是妖童——从藐视权威到无视权威,多的不是放肆,而是格局,孙悟空不再是石猴,而是佛中的“超级英雄”,这样的悟空,的确有些迷人吧。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正是因为它这种独特的魅力,以至于现在我们才发现它其实算得上是一部遗珠,我们不能以一部严谨的名著去看待它,更应该跳出《西游记》这个圈,把它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影视剧来看。这样你才能发现当时这部资金短缺却可以说是一部好剧的作品之优秀。

《西游记后传》,回过头才发现它算得上一部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