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巴里坤大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素有“古牧国”的美誉。

这里拥有天然的优质牧场,牛羊终日啃食略带盐碱的青草,

肉质鲜香味美,无膻味。

发达的畜牧业,造就了当地人无肉不欢、喜吃肉食的饮食习惯。

巴里坤还是历史悠久的屯田之地,盛产小麦,是有名的“东疆粮仓”。

巴里坤人移民自五湖四海,

特别是山西、陕西、甘肃各地的面食制作技艺在此交汇传承,

形成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面食制作境界。

肉食文化和面食文化在巴里坤不断融合、历久弥新,

产生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创新发明,

封肉盖饼子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菜。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巴里坤拥有天然的优质牧场,这里的羊长期啃食含有碱的青草使得羊肉肥美鲜嫩、没有膻味。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新鲜的连骨羊肉不断的煸炒,大量水分挥发后,羊肉的分子细胞变得干瘪等待着新的物质来填充;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此时葱、姜、蒜、花椒、红辣皮子等佐料的下锅犹如一剂猛料,加水小火炖煮,佐料的滋味慢慢渗入羊肉的分子细胞中,奇妙的替代之后,羊肉骨香浓郁,后味持久。

说起封肉盖饼子,便不得不提起纪晓岚,据说纪晓岚和巴里坤封肉盖饼子还有一段佳话流传至今。纪晓岚即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清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因故获罪被发配乌鲁木齐,途经巴里坤。他在巴里坤洒墨撰文,记录所见所闻,著有文章《阔石图岭》《破呼衍王碑》等,此行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所记载。

话说当地县令对纪晓岚的才华仰慕已久,听说纪晓岚要来巴里坤,心中甚喜,想好好的招待一下,以尽地主之谊。县令思来想去准备拿出巴里坤最有名的食材——羊肉,来招待旅途劳顿的“偶像”纪晓岚。县令本想光明正大的款待纪晓岚,可是无奈纪晓岚是一个流放的戴罪之人,凡事不敢过于张扬,这可愁坏了县令。他辗转斟酌,心生妙计,吩咐大厨将连骨的羊肉不断煸炒,等羊肉水分炒干,加入葱、姜、花椒等佐料,小火炖煮,让调料的味道慢慢吸入肉里,待肉烂出锅,最妙的是要在羊肉上盖上一层层薄如纸张的面饼,犹如一顶风情万种的新娘盖头将羊肉包裹其中,外人看来不过是一大盘面饼而已,谁曾想到,普通的面饼之下却大有玄机,藏着浓香醇厚的肥美羊肉。纪晓岚一路风餐露宿、饱受苦楚,遇此美食顿觉味道鲜美,赞不绝口,以致回到京城还念念不忘,后来此菜在巴里坤便流传了下来。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面粉是最为朴实的食物,可以经得起任何调和、揉搓、延展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将面揉成面饼抹上油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将面团擀至薄如纸张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把薄薄的面饼将浓香的羊肉包裹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当饼子被掀开,浓郁的香味弥散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时至今日,封肉盖饼子已经成为了巴里坤最有名气的一道菜,是巴里坤人招待远方来客或贵宾的最高礼遇。流淌在巴里坤人血脉里的勤劳和聪慧,使得久居于此的人们对美食的改进和创造孜孜不倦,这是对自己辛苦劳作的犒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关注我们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哈密发布

QQ:220907651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巴里坤封肉盖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