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2000余年。曾经人们在这一时节,吃寒食,禁烟火。

虽然寒食节随着历史渐渐和清明合二为一,但仍有多地保留着寒食的习惯。

有不少美食的由来,其实就与寒食节密不可分。

那么,又有哪些美食是因寒食节而发明的呢?

01

寒食粥

清清冷冷就是我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古时,每逢寒食节,百姓不能动烟火。但人们不能不吃东西,所以只能准备一些冷麦粥饭。

长此以往,食冷粥的习俗就流传下来,延伸成寒食粥。

02

润饼菜

听说贪吃的人会裹好多东西进去哦!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

清明时节,泉州人大多都会有吃“润饼菜”的食俗。传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03

馓子

是sǎn子,不是sǎ子哦!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古称“寒具”是一种寒食食品。

作为一种油炸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如今,在很多街头都能看到有人在炸制售卖,很受大家欢迎。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咔哧咔哧咔哧!

听见嘎嘣脆的声音了吗!

04

青精饭

甜咸皆宜,清凉爽口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

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小时候,最喜欢缠着妈妈,给刚蒸好的乌米饭撒上一层层的白糖,然后——一勺子送进嘴里,简单又甜蜜的幸福来的就这么轻易。

ps.小编作为江浙人不得不提,也许是文化差异的缘故,浙江人习惯于在立夏时吃乌米饭,而不是在寒食节食用~

05

青团

软软糯糯好滋味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这个普遍人都很熟悉,作为清明时节最受欢迎的食品,老少皆宜。

只不过有人偏爱咸味,有人只爱甜味,小编认为无论是加笋干咸菜还是加芝麻豆沙,青团都一样好吃极了。

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圆乎乎的小家伙,健康的绿色,让人看了就不禁食指大动!

寒食节,或许是一个被许多人忘却的节日,甚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尽管它已经默默地和清明节融为一体。

但它象征着古人对于前人的敬仰,一种融入名族血液的习惯。

所有的食物都简单朴素又不失美味,更重要的是,作为带有祭祀意义的节日,这些与之相关的食物都没有采用荤食作为材料,这也许是一种默契,也可能是曾经的条件不佳。

可无论如何,这都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它为许多食素主义者带来了美味的选择,不是吗~

【科普】寒食节≠清明节?好吃的寒食节

文/赤赤

部分图片来自于商家和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