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否”11 年了,你还在等它开饭吗?

十一年过去,饭否并没有成为一个停止生长的社区,它还在继续着自己有趣而独特的文化,继续等饭友们回来“开饭”。

13 日晚,因为王村又下片了(饭否梗:王兴用服务器下片导致饭否无法访问),饭否网站全线瘫痪,经“友情维护员”修复后,不少饭友发现 timeline 重回 2011 年 1 月。

这场一场故障,错觉是饭否搞了一场穿越活动,把饭友们都叫回来吃饭,大家一同回忆青春。可惜这场时光之旅,仅限于饭友参加,饭否目前关闭了新用户注册,彻底成为不容外人窥探的“桃花源”。这也让不少资深饭友感觉高兴,外人进不来,自己人跟自己人玩。国内微型博客始祖饭否,成为了互联网中的一块自留地。

“饭否”11 年了,你还在等它开饭吗?

传说中张小龙的饭否

走在世界前沿的 140 字传播

人们善于遗忘,幸好互联网有记忆。十一年前,饭否脱胎于 140 字微型博客的始祖 Twitter(推特)。

2006 年 7 月,推特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交网络,用户可即时更新短文本(推特规定不超过 140 字)并公开发布,这种形式被称为“微型博客”。

推特来了,但没有一夜大火,人们还没有感受到发即时短消息、刷推特、“转推”的魅力。

直至 2007 年 3 月,推特在美国著名的“西南偏南”(音乐节、电影节、互动式媒体节)初露头角,人们才意识到推特不仅是短的博客,而是一种“即时通信”方式。

2007 年 5 月,国内首个类推特微型博客“饭否”上线。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推特」,推特也没推出中文版本,饭否则完完全全复制了“推特机制”。

元老级饭友东东枪,道长梁文道,“单口相声”还不叫锤子发布会的罗永浩。未来知名笑星李诞二十岁少年,在饭否上认识了脱口秀演员王建国。陈珊妮、戚薇、陈绮贞等明星还会亲自回复。更有一批来自南都周刊、城市画报、南华早报等媒体的专业人士。

他们第一批察觉到这种传播方式会成为主流,是对信息敏感度特别高的人。

媒体人崔老师这样形容早期饭友群体。当时她还是英语传媒专业的大学生,正是被这一群人营造的信息氛围吸引到饭否。

因为走在绝大多数的传播方式前面,饭否能带来许多媒体实践经验,崔老师后来还用“刷饭”所得帮助大学老师完成传播学专业课的 insight。

“饭否”11 年了,你还在等它开饭吗?

这些人物想法超前,但却“平易近人”。

没有大 V 认证,没有流量倾斜,每个账号、每条饭都是平等,饭友与饭友之间的距离也没那么远。在饭否 TL(timeline)上谈论事情,饭友看见会插一下嘴,搭一把手。

一夜失散,漫长的“回来”

2009 年 7 月 7 日,因“不可说”的原因,饭否被封闭。

坏事来得毫无征兆,没有人准备好。饭友们被迫开始了互联网世界的“流亡”,这场流亡长达 505 天。

豆瓣小组、qq 群、百度贴吧成为饭友的落脚地,靠暗号“接头”,希望找回失联的饭友,共同等待饭否的好消息,但随后这些小站也被迫解散。

这五百多天里,互联网世界发生了什么?

饭否封闭一个月后,新浪启动了新浪微博,搜狐和网易也于次年 1 月创立了内测版的微博,腾讯关闭了运营不佳的滔滔,启用了腾讯微博。

短短五百天,微型博客市场经历了最激烈的竞争。新浪微博成了绝对的赢家,腾讯微博紧随其后,其他微型博客在今日基本已经停运。

被饭友们称为“村长”、“兴酱”的饭否创始人王兴也在 2010 年 3 月创立美团网,后来上线了大家都知道的美团外卖。

随着封闭时间越来越长,“自由”越来越收紧,很多饭友都以为它不会再回来了。

这场“流亡”有多悲壮?宛如热恋期的情侣,一夜间失散在人海。还有好多话要说,还有好多情未谈。饭否封闭后,知名饭友 @和菜头 发推特说,这些互相暗恋却被迫失散的饭友,要是饭否回来后重逢,应该会结婚吧?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2011 年 11 月,终于有消息传出饭否要回来。随后,饭否首页换上电影《岁月神偷》的剧照配文“等你开饭”。

“饭否”11 年了,你还在等它开饭吗?

回归首页的源代码还有包含了一段话. 图片来自:flickr

有饭友发现“等你开饭”的首页源代码还包含的一段话,似乎是饭否团队专门写给饭友中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看的。

We are troubled on every side,yet not distressed;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

we are perplexed,but not in despair;

我们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Persecuted, but not forsaken;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

cast down,but not destroyed;

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Thank you all,for always being with us.

谢谢大家,总是与我们在一起。

2011 年 11 月 25 日,感恩节,饭否回来了。当晚饭否的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崩溃,饭友们又可以继续说王村“下片”梗了。

505 天后,留下一群脱衣服的人

被偷走了 505 天,从产品功能角度,饭否还是“原汁原味”,但生命力受损,社区气氛也发生改变。

尽管在重开的头两天,大部分的饭友都回来庆祝“重生”,但热情劲褪去,该走的还是会走。

2009 年 7 月前,饭否的用户数突破百万,刚迎来首个付费用户惠普(惠普官方账号)。而回归的饭否,已错过了微型博客发展的重要节点,往后基本退出了数据上的竞争,更来不及实现商业化。

虽然如此,饭否还是坚持与大家一起。

2013 年 3 月,饭否主要团队解散,但饭否并没有关停。王兴继续支持服务器,前员工友情维护,但饭否将处于无人运营的状态。

吸引我来的是那一群人,但让我留下来的是另一群人。

“微博是穿衣服的地方,饭否是脱衣服的地方”,这个饭否“脱衣理论”来自张小龙的饭否,意指饭否上的氛围更真实,也更私人,不赚吆喝,纯粹自娱。

为什么选择饭否脱衣服,而不是微博?

在微博脱衣服,就只有我脱衣服了,其他人都穿着衣服。而在饭否,没有人在意你脱衣服,因为大家都在脱衣服。

虽是“环境所迫”,但也是饭否特有,居然会有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认为“保持现状”即是最好状态?

饭否最令人深陷的一个原因是,它让你因为私密觉得安全但又并不感到孤独。虽然很私密,很“树洞”,但它是“有回应”的树洞。饭否依然热闹,充满了日常唠嗑。

饭否也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例如,始终没有大 V 认证,不收费,没有流量倾斜,每一条饭都是平等的。

小众,树洞,饭否却不是完全没有争端的桃花源,相反,正因真实,饭友们真实地抱怨,真实地表达反对,这里更人间烟火,更有人情味。

“有猫”自动转发的机器人

媒体人走了,名嘴走了,但不少程序员留下来了。

漫长的饭友生涯中,可可从化工技术人员转行成为程序员。根据可可的观察,饭否上确实有相当一批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以至于饭否会在回归首页留下代码“明志”。

“饭否”11 年了,你还在等它开饭吗?

“王村”的 TL 也穿越 7 年了

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村长王兴,还有曾经被扒出饭否账号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

新浪微博也出现了被认为是“恒定治愈”@古城钟楼 ,但整点报时这个形式饭友们早就玩过了,而且还是通过机器人。公开网友私信的栏目,在饭否早就由“树洞”机器人代劳,真正做到倾听而不窥探。

更新至 2017 年 8 月,与饭否相关客户端、机器人、插件、媒体与饭友相关资料文档,已收录有 277 个条目。里面收录的机器人还不是全部,它们基本由饭友无偿开发和维护。

而程序员们开发这些饭否工具的初衷没那么复杂,不一定是测试产品,可能只是因为有趣,是饭否上瘾的程序员们做来方便自己的。

喜欢一个社区,有的饭友定制饭否 T 恤、饭否帆布包,有的饭友定制饭否机器人,开放的互联网产品态度和机器人们也是饭否能继续有趣的原因。

08 年、09 年还是大学生的第一代饭友们,也慢慢走到自己的人生节点,开始淡出互联网社区。

今年 6 月,饭否关闭了新用户注册。饭否会就此停止纳新,成为一块自留地,还是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开放?

可以肯定的是,十一年过去,饭否并没有成为一个停止生长的社区,它还在继续着自己有趣而独特的文化,继续等饭友们回来“开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