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再一次引發關注——威馬EX5試裝車發生起火自燃

8月25日,在成都威馬汽車研究院,一輛威馬EX5試裝車發生起火自燃。26日,威馬汽車發表官方聲明稱,該車是一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早期試裝車,已進入拆解程序,拆除了電路保護裝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時完成全部拆解,電器元件短路引發火災。但是,這一聲明不足以打消外界對於威馬的所有疑慮:自燃的具體原因是什麼?與電池是否有關?後續是否會影響交付?

威馬汽車,再一次引發關注——威馬EX5試裝車發生起火自燃

對此,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採訪威馬汽車相關人士,得到進一步回應"此次起火事故與電池電芯無關,的確存在報廢車輛拆解流程不規範的現象,但後續不會影響交付。"

威馬自燃事件,無疑對造車新勢力企業和新能源汽車又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新勢力造車在交付之前,品質和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電動車的門檻貌似很低,實際上從核心三電技術和產品的安全性角度來看,門檻其實非常高。會否影響交付?

作為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之一,按照此前披露的車型信息來看,威馬的實力並不差。但關於電池的負面新聞出現後,消費者不可避免地對於它的三電系統產生了疑慮,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也許會影響威馬的交付進程。

威馬汽車,再一次引發關注——威馬EX5試裝車發生起火自燃

"我們一般不會在整車上面做破壞性試驗之類的耐用實驗,這不現實,而且一般做完各種實驗一經報廢,車是不會燒起來的,不然車廠的幾百臺試驗車都得做安全處理。所以威馬的聲明更多地像是公關術語。"8月26日,一位動力電池行業的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了他的質疑。這位業內人士同時認為,威馬拿出了"報廢試裝車"這一較為牽強的說法,也許因為它很難自證這輛起火車輛的安全。

對此,威馬方面給出的回應是,此次事件涉及的是早期報廢試裝車,外觀和內部使用了多個試製零配件,此前經歷過的破壞性試驗主要指電子電器方面的相關過載試驗。8月27日,威馬承認自身拆解流程的不規範。"整個測試驗證過程中使用超過400輛測試車,其中部分零件需要拆卸重複測試其耐久性,因此部分情況下測試報廢車並非一次性完全拆解完畢。由於測試車數量較多,導致報廢測試車出現處理上的積壓問題,未能按規定及時送達並存放於報廢車輛專用停放場地。"

此次發生的自燃事故,已經不是造車新勢力在交付前出現的第一起事故了。6月28日蔚來ES8交付前一天,也曾出現過車輛衝上綠化帶的碰撞事故。"撞車是小事,起火是大事。交通事故涉及人操作的行為,往往駕駛員的責任要大一些;而車停在那兒起火,就是車的問題了。"一位熟悉造車新勢力企業的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一事故會對威馬的大規模交付產生負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客戶信感會降低,另一方面,交付之後再出現類似的事故是要賠付的,而且到時候就麻煩了。"

但是威馬則表示,已查明此次起火事故與電池電芯無關。本次著火車輛屬於早期測試車,並未搭載未來交付車輛所採用的電芯配置。威馬汽車未來的交付車輛將會全部採購高能量密度的VDA電芯,目前能夠為威馬提供VDA電芯的廠家是寧德時代、天津力神和蘇州宇量。未來所有電池供應商的電芯和模組都需要通過威馬的嚴格試驗評估和嚴苛安全測試。

8月27日,威馬方面表示,"經過初步排查,起火原因與交付產品無關,對於後續的交付計劃沒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