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01

最近陕西一对夫妻出名了,因为他们养育了5个孩子,4个考入了清华北大,最小的女儿虽然只考到西安医学院,但去年已经辞掉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正准备去北京考研,圆自己的清华北大梦。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一家能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就了不起,竟然考上了4个。被记者问起教育秘诀时,孩子的父亲吴治保说就是“让孩子吃苦”:

我和爱人都没什么文化,教育孩子们用的都是一些土办法、笨办法。如果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领回家让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干活,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有文化要受的苦头。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贫困家庭的孩子很早就体会到生活不易,自然会加倍努力学习,以追求更好的生活。

前几天另外一则《小伙工地“搬砖”时收到北大录取通知!》的新闻也是如此,新闻里的男孩父母都是工地上的工人,家境贫寒,男孩也是从小经常帮家里干活。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给孩子最好的爱,还不如让孩子体会成人世界的不容易。尝试过没有伞的日子的孩子,才会拼命往前跑。

02

可惜很多父母做不到“让孩子吃苦”。

青榄君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的文章,大受好评。

因为的确很多父母一边抱怨着孩子不懂事,不体恤父母,不努力学习,一边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想要什么就拼尽全力给孩子什么。 如果不想给别人打工,月入万元赚钱行业,如果你想月入万元,微信15198181314

青榄君最近看到一档央视的节目《小鬼当家》里的一对父母就是如此。他们有一个独生子叫智宇,12岁。不爱学习,只喜欢跳舞、打游戏,还有乱花钱。智宇爸爸非常宠爱智宇,会偷偷给智宇充游戏币。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智宇爷爷也非常宠爱智宇,只要智宇喜欢,什么都给他买。

节目开始时,主持人给了智宇1.5万元,这是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由智宇来管理。没想到智宇分分钟就列好了这笔钱的分配,竟然全部都是用于买他个人喜欢的东西: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而当主持人问智宇爸妈没钱吃饭怎么办?他说了一句非常让父母伤心的话:“送他们去养老院。”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智宇父母完全没想到自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结果孩子为了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把他们送去养老院。

更让智宇父母伤心的是,智宇根本不在乎他们是否难过了,扔了1000生活费给他们后,就拿着14000元去挥霍了,先是约小伙伴去度假村玩了一天花了2千,后是花6千买了苹果手机……而智宇父母却在家天天吃素。

幸好节目最后,智宇的父母以及爷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偷偷把剩下的钱拿走了,并商量谁都不给智宇钱,最后智宇不得不去爸爸的小餐馆打工,挣了100多。一天的辛苦劳动后才明白爸妈挣钱不容易。

节目结束后,智宇的爸爸开始反思是自己惯坏了孩子。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本意是指国家要重视教育,却误导了不少父母。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小时候吃了苦,就不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殊不知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有位妈妈就曾向青榄君求助,说她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富裕后她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所以,孩子要什么她就给什么。结果,孩子现在读高中了,却对读书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多次跟她说:“反正有你养我,我不想考大学,也不想工作!”

没吃过生活的苦,则很难体会读书的甜,没体会生活的不易,就很难珍惜读书的机会。

03

其实也有部分些父母已经意识到要让孩子吃点苦,但是现在大部分孩子的生活都衣食无忧,把孩子扔到农村去干活不现实,效果也不一定好。

有车有房的父母如果天天对孩子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种地、扫大街、放羊、喂猪……”

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全是套路毫无真诚。因为就算他没考上好大学,他最差的情况也不可能去种地。

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吃到生活的苦,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 1.让孩子亲自看看不同阶层人的生活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学业的重要性?

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领悟到学业的重要性的过程。这位网友出生于普通家庭,家里有几个亲戚做服装生意,那些亲戚就经常开玩笑,如果她考不上大学可以跟他一起做生意,不用学历。刚开始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后来陪着亲戚去过几次批发市场进货后,幡然醒悟。

批发市场里面热烘烘的挤着一个又一个狭小的店铺,卖家被一堆货物围着大声向顾客叫喊,窄小的过道全是前来上货的顾客和穿着马甲的力工,嘈杂的喊着让一让,地上散落着货物与麻袋,靠边的墙上全是脏乎乎的手印,厕所里全是尿骚味。

那些二十多岁的店员,大多连高中都没上过,卖货,挣提成,一个月一两千块钱,生命就一点点的消磨在一个个档口里。

太苦了。每一次从这种地方回到学校,就像是一个差点溺水的人扑出海面,大口的呼吸空气。然后,拼命学习。

说一万遍不如让让孩子亲自去看看,当孩子看到没有读到书之后,不同的人都靠什么谋生,过着怎样的生活,才能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才知道去选择哪条路。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日本中小学的暑假作业很多都是社会调查,比如让孩子去超市调查一下收银员的工作状态,每天工作多少小时,卖了多少东西等等。这类了解成人生活状况的方法也可以效仿。

  • 2.让孩子从父母的生活中明白人生的不易

如果让孩子了解各行各业的生活情况比较难,可以试试先从父母的生活了解。

美国很多公司有“Bring Kids to Work Day”(带孩子上班日),主要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了解成人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其实家长也可以试着带孩子去上班,让孩子了解不同行业如何运作,同时也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其实很不容易。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当孩子到了10岁以后,可以试着让孩子管理一周的家庭生活费,让孩子去菜市场自己买菜,只有学着像父母一样精打细算生活过,才能明白父母挣钱不容易,理解成人世界的不容易,从而更珍惜读书的机会。

  • 3.最重要的还是要放手让孩子独立

父母经济条件再好也不能让孩子以为他可以靠父母一辈子,长此以往,孩子必定不会珍惜读书的机会。

很多富豪、商业精英都是从小就让孩子自立,让孩子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打拼未来也是他自己的事。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在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上学,在这所顶级名校里,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下学。

李泽钜和李泽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李泽锴每个星期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看着小小的儿子背着大大的皮袋跑来跑去,李嘉诚甚是开心。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两会上大谈育儿经时就说她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孩子11岁那年,我就让他去了一所寄宿学校,培养他独立生存的能力。”

04

一位朋友不想读书,他的父亲说了这样一段话:

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先苦后甜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选择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

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

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这段话和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写给儿子的信中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所以当孩子不愿意用功读书时,可以让他吃点苦。然后告诉他,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努力完成学业后,生活会变得容易些。同时你也会比别人多一些选择,多一些幸福感,而不是被迫谋生。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在全国率先推出《唱诗词,品经典》免费公益节目,每天10分钟,品诗词,唱经典,让孩子成长路上有诗和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