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2018中國最佳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理TOP50」大榜單是怎麼產生的?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2018中國最佳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理TOP50 ”榜單近期出爐,引發業界熱議,這份大榜單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其公正性和代表性如何?我們為此特別採訪了本次評選的主發起方——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嚴弘教授,副主任趙羲

1

評選定位

本次評選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中心發起,聯合光大證券、興全基金、南華期貨、光大期貨以及萬得共同執行。本次評選的初衷是研究和實踐合理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評價體系,營造客觀、公平、公正的行業生態環境,關注合法合規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的利益,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因此,本次評選盡力做到以下幾點:

  • 標準客觀公正:保證客觀獨立性,評選過程透明,入圍篩選標準合理、公開;

  • 覆蓋範圍廣泛:入圍篩選原始數據來自CHFRC的研究數據庫,該數據庫整合國內多個主流數據庫,覆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比較全面;同時引入異議期,接受社會各界的反饋,被遺漏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以主動提出參選並提交可經核實的數據;

  • 評價全面綜合:本次評選綜合公開信息、非公開信息與現場調研,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聯合評選機構共同評審;

2

評選過程

本次評選從2018年4月1日評選正式啟動至2018年8月27日公佈評選結果,歷時5個月時間,經過入圍篩選、異議期、現場盡調和綜合評價四個主要環節。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本次評選對1萬多個擁有1年以上完整業績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做指標計算和篩選,確定入圍151位基金經理,對其中95位基金經理實施現場盡調,最終通過綜合評價確定入選的50位基金經理。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3

評選方法

基本原理

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應該具備持續創造超額收益的能力。這種能力的評估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判斷基金經理是否曾經創造超額收益,這可以從歷史業績得到驗證;其次,判斷未來能否持續創造超額收益,這需要分析歷史業績背後的原因,並對投資策略和流程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圖/pexels

按照以上邏輯,本次評選嘗試在入圍篩選和綜合評價兩個環節分別完成以上兩個步驟。

入圍篩選

本次評選入圍篩選環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歷史業績篩選出具備創造超額收益能力的基金經理。

為滿足產品業績可對比,需要區分產品的策略類型和年限,因此本次評選設定5個策略組,每組內設定1年、3年、5年三個不同期限,這樣把所有備選1萬多支具有1年以上完整業績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共分成15組。

入圍篩選指標選取年化收益、夏普率和最大回撤/波動比例三個指標,每一組都在這三個指標上設定不同的閾值,設定依據以不同策略類型在不同年份的行業平均業績為主,同時考慮每組入圍名額限制。所有入圍篩選標準已經於4月15日公開發布。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環節的目的是判斷基金經理創造超額收益的持續性,因此不再考慮歷史業績本身,而是以現場盡調所獲得的信息為主要依據,對公司整體、團隊、基金經理、投資策略、風險管理以及IT系統等多個維度綜合評價。

主要評估維度如下圖所示。在評估過程中,每個維度還有細化指標,這些指標的選取是基於研究和實踐總結,當然也借鑑了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所有細化指標中有50%是完全客觀量化指標,主觀評價指標也設定明確的評估依據,儘量避免主觀偏差,保證橫向評估的可對比性,提高評選的客觀公正性。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由於綜合評價不再考慮業績因素,因此同一類型策略的基金經理,無論其所管理產品的業績長短,都可以直接對比,所以在入選結果中,只分策略類型,不需要再區分年限。

4

評選結果分析

入選基金經理特徵

入選的基金經理的工作經驗基本都在10年以上,有1/3基金經理的工作經驗超過20年。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間大部分超過10年,超過1/3已經擔任基金經理15年以上。但基金經理及高管的團隊管理經驗超過10年的不到30%,而且管理團隊的規模都比較小,大部分基金經理曾經管理的最大團隊規模都在20人以下。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入選團隊特徵

入選基金經理所在公司目前的總人數超過30人的佔40%,還有30%的私募團隊總人數少於20人。團隊平均工作經驗相對較短,大部分在5年左右。風控負責人的工作經驗比團隊平均工作經驗長一些, 接近一半的風控負責人工作經驗超過10年。入選私募機構中有近50%在IT系統年投入少於100萬,但量化類基金的投研系統投入相對較高,年投入基本在200萬以上。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入選基金經理業績

為了體現入選基金經理的業績特徵,我們將入選基金經理的業績(2017年1月-2018年7月)按策略類型分別編製成等權重指數來代表不同策略類型入選基金經理的整體業績,並與對應的全行業策略指數及市場指數對比。

如下表所示,各策略入選基金經理整體業績表現在這段時期都好於對應的全行業策略指數(即行業平均水平)。其中股票多頭策略入選基金經理的業績雖然也有一定的回撤,但相對於市場指數的回撤幅度小很多,而且年化收益和風險調整後收益都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儘管受限於交易和市場因素,股票量化策略行業整體收益情況不夠理想,但入選基金經理的業績指數仍遠高於行業平均。固定收益和CTA策略入選基金經理在風險水平與行業平均相似的情況下,取得了遠高於行業平均的收益,因此風險調整後收益表現突出。

混合策略入選基金經理的整體上收益超過行業平均不多,但風險水平低於行業平均,因此風險調整後收益較高。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上表中業績區間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其中2018年的業績在評選過程中完全沒有考慮,因此該業績對比具備一定樣本外測試的意義,但由於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未來各基金經理創造超額收益的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致謝

本次評選過程中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聯合評選機構和參與評選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機構和基金經理的協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當然本次評選也有遺憾之處,比如有些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在入圍後並未參與現場盡調而無法被納入最終評審。我們希望下次評選能有更多優秀的基金經理參與。

我們將繼續研究和完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評價體系,期待與行業各界人士進一步交流,共同推動私募證券投資行業的健康發展!

揭秘|“2018中国最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TOP50”大榜单是怎么产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