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吳起(約公約前440~~前381),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領導了魏國和楚國變法,最後死在自己的改革事業上,在楚國的變法也失敗了。後人一直從吳起之死中尋找一些感悟。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吳起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在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在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

一、楚悼王死,災禍臨頭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吳起在魏國變法成效初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而這樣,使得“諸侯患楚之強”,吳起再次得罪於天下。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公元前381年,也就是楚悼王二十一年,吳起變法改革的最大支持者——楚悼王在郢都死去,噩耗傳來,正在南平百越的前線指揮作戰的吳起,思考良久,毅然決定回郢都,去悼念對他寄予最大支持和信任的楚悼王。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當時,他的部下都勸阻他,回郢都,意味著赴死。因為,吳起在楚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楚國日益強大,但也傷害了貴族的利益。但是,吳起毅然決定,單身一人回去。

二、葬身在楚悼王的屍體旁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吳起返回郢都後,立即來到宮殿,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貴族們用箭射傷吳起,吳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屍的地方,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貴族們在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國王的屍體屬於重罪,將被誅滅三族。楚肅王繼位後,命令尹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三、從吳起之死中獲得的感悟

對於吳起這個人,史料的記敘,反差極大,即便是在《史記·吳起列傳》當中,前後之間,也簡直判若兩人。司馬遷卻挖苦吳起說:“寡恩,慮事深遠,而不及自身”,意思是他不會做人,不會替自己的退路考慮,最後把自己搞死了。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臺灣歷史學家柏楊先生,對吳起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吳起的遭遇,正是一個心直口快、胸無城府、有能力而又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魯國在他手中不在受到侵略,魏國在他手中強大,衰老的楚國在他手中得到重生。忠心耿耿,大才竟然不容於世,不禁為吳起悲,也為那些國家悲。伏到國王屍體之旁,竟能死後復仇,這種智謀,無人能及。一個國家對他始終重用,歷史可能重寫。

吳起之死,柏楊評價: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悲劇

吳起的一生,就是一部戰國紅與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