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恤民力,横征暴敛,徭役繁重,天下怨声载道。当时一个叫陈胜的佃农干活干累了,就坐在田垄上对一起耕作的伙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大伙听后就笑话他:“你一个穷佣工,也想要富贵,是在做白日梦吧!”说罢都哄然大笑。陈胜却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但身边的人却都不理解他,都争相嘲笑他的志向,让他黯然神伤。然而在同时期的秦王朝统治下,陈胜并不孤独,因为还有一个人也非常自负,并时常招来父亲的频频羞辱,一度被骂做无赖,没出息的东西,这个人就是刘邦。

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传说刘邦的母亲一日在大泽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其丈夫刘太公前去寻找时,发现一条蛟龙盘踞在妻子身上,不久刘夫人就怀上了身孕,10个月后产下了刘邦,刘邦生下后面呈龙相,左腿上还有72颗黑痣,活脱脱一个天之骄子,帝王之相。不过这一切都是刘邦抬高身份的胡扯,刘邦从生下到长大成人其实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三兄弟中,刘邦长相是最英俊的,而且身材魁梧,非常结实。这也让他的父亲刘太公高兴坏了,因为家中多了这么一个壮实的劳动力,他又可以多租一些地,每年多收获些粮食了。

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然而刘邦成人后的行为举止却让刘太公大失所望,据史书记载刘邦不治产业,不喜欢参加农田的生产劳动,除此之外,他还非常爱喝酒,没事就吊儿郎当的在村子里东游西荡,或者约一些个狗朋狐友到处吃喝玩乐。由于不参加农田劳动,刘邦自然也没有经济来源,然而他又非常的穷大方,每次吃饭喝酒都喜欢自己付钱。但兜里没钱怎么办呢,于是他就去到处赊账。有时候赊的多了,他也感觉不好意思,据索性带着朋友到大嫂家蹭饭吃,大嫂起初还给了点面子,盛情款待,然而时间久了,大嫂就开始厌烦他,因为他一个人白吃白喝也就罢了,还经常领着一群朋友来白吃白喝。于是有一次当刘邦带着一帮朋友到大嫂家时,大嫂直接将他们哄了出去,这让刘邦很没面子。

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除了好吃懒做外,刘邦的私生活也是非常的丰富,他常常去调戏村头街坊上的寡妇,结果一来二去,一个寡妇就和他好上了,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肥。刘邦的种种行径让父亲刘太公彻底气坏了,他怨恨自己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浪荡子,二流子。在管教不了后,刘太公便对刘邦恶语相向,骂他“不成器”,“没出息”,“流氓”“不如他二哥有出息”,刘邦的二哥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勤劳能干,早出晚归,把农活干的人人称赞,因此他也是刘太公最中意的儿子,让刘太公引以为傲,相反刘邦就是刘太公心中“最失败的反面人物”。

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在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辱骂声中,刘邦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娶了妻子吕雉后,他依然不愿意做出改变。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倘若秦朝的统治者秦二世胡亥能够多撑几年,恐怕刘邦就要在父亲的鄙视中老死了。然而胡亥即位后倒行逆施,奸臣赵高指鹿为马,搞的天下民不聊生,最后爆发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而此时流亡在芒砀山的刘邦也斩蛇起义,顺应天下潮流,因他在往常的放荡之中,为人慷慨,有一种豪侠仗义之气,身边也结识了很多有本领的人,比如萧何,周勃,夏侯婴,樊哙等人。这些人随后成为了他事业上的帮手,帮助他歼灭了群雄,建立了大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为帝,这一年他已经54岁。

40年前,父亲骂他没出息,40年后,他反讥父亲没见识

刘邦做了皇帝后,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于是一家人一下子从农民成为了天下的主宰,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公元前198年,未央宫建成,汉高祖刘邦大宴群臣,期间他向太上皇刘太公敬酒,不禁想到了刘太公以前对自己的种种嘲讽,于是他奚落到:“你以前说我没有赖以生存的本领,赚不到什么钱,远不如我二哥,现今我的事业和二哥的比起来那个更大?”刘太公顿时无言以对,默默不语。刘邦的故事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性格乖张的孩子不一定就没有出息,老实巴交的孩子也不一定就前程远大,千万不要以自己固有老套的眼光去审视变化中的人和事物,不然只会自取其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