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什么确定?

用户5547789917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书上说是指纵向钢筋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这个是老规范,以前确实是从纵向受力钢筋表面算起,但是16年的新规范已经明确了从最外侧钢筋的外表面算起,详见以下内容(以下内容来自我的头条号文章)。

另外特别强调下,人防规范中关于保护层的厚度仍然是纵向受力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这个应该是规范未更新的缘故,下版更新估计会调整。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定义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条中第2小条,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注意是最外层钢筋,最外层钢筋指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从外层钢筋外缘起计算厚度。

同时应满足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本条主要是为了保证握裹层混凝土对受力钢筋的锚固。

2. 保护层允许偏差

基础为±10mm;柱、梁为±5mm;板、墙、壳为±3mm。

3. 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的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应满足下表,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不小于下表的1.4倍。

4.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保护钢筋免受侵蚀;与周围混凝土共同作用,增加对钢筋的握裹力;防火作用,增加耐火极限


工程前线


您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为混凝土保护层。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不能想当然的解释,必须拿出严谨的定义。还好有一本国家规范,是专门对这方面作出规定的,这本规范就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我们现在就来读一下这本规范的第2.1.18条:

2.1.18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concrete cover to reinforcement 从混凝土表面到钢筋(包括纵向钢筋、箍筋和分布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说的很明确了吧。换句话说,混凝土中可能会有好几种钢筋,哪种钢筋在最外侧,那么这种钢筋的外边缘(对于螺纹钢筋可取公称直径)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就是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比如说如果是梁、柱等构件,在最外侧的是箍筋,那么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就是混凝土表面到箍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果是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那么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就是混凝土表面到短边纵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果是剪力墙墙板或现浇楼板,那就不好说了,需要看图纸,因为其最外侧的钢筋也许是纵筋即受力筋,也许是分布筋,还有可能是拉结筋。就像下面这两张剪力墙配筋图:





不一样吧,哈哈。

所以,对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到底从哪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您看的那本书上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是想当然的去写,是不负责任的,对读者是一种误导,建议您看这本书时多从批判怀疑的角度去看,哈哈。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我是二次叠合梁的惯性矩,欢迎大家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