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战国时代,一个诸侯争霸烽火连天不休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富国强兵,不断进行兼并对外扩张才能保证自己能够一直屹立在历史舞台。在此期间,一个国家必然会面临濒临灭亡的危险。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被灭国然后又重新强大的经历。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让我们来先说说赵国。大家都知道战国后期赵国经过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骑兵战斗力天下无敌,连秦军都要忌惮三分。长平之战,两大军事强国的争霸最终秦国胜出。后来,赵国都城邯郸被围,可以说,赵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在这关键时刻,信陵君和春申君率领魏楚联军及时赶到,把秦军打败,赵国这才免除了灭国的危险。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其实在80年前的还有一场战役,赵国名义上算是已经灭国了。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国由于自己的魏武卒独步天下经常目中无人,把周围的国家打了个遍。公元前354年,大将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可是,齐国表面上答应救援,可是实际上是想二者斗得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利。就这样两年后,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齐王见时机成熟就派孙膑和田忌出兵,接着就是大家清楚的围魏救赵之计,齐国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军,邯郸也被赵国重新夺回来了。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接下来就是韩国了。韩国作为一个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自然也免不了被灭国的危险。同样,罪魁祸首还是魏国。当年魏惠王认为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于是就举行逢泽会盟,列出天子仪仗准备称王。可是就是韩国不给面子,没有来参加会盟,这不是我找着挨打吗?

果不其然,第二年魏军就来到了韩国。韩国哪里是魏武卒的对手?结果首战就被魏军打的大败,韩国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出兵,可是还是向上次一样准备坐收渔利。韩国知道齐国要援助后军心大振,便与魏军决战。魏武卒是什么概念?地表最强步兵(没有之一),当年愣是把十倍于己的秦军打的不敢出函谷关。结果韩军五战五败,都城都被围住了,再败一次可真就灭国了。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此时齐国看时机成熟,还是派孙膑与田忌出兵。魏惠王这下发火了,两次都是你齐国坏我的好事,这次我要好好教训你一下。所以,魏军决定放弃攻打韩国,集中所有的10万兵力与要与齐国决一死战(这可了不得,当年5万魏武卒就把秦国打的不敢出门,这下10之众,齐国哪里是对手?)。孙膑知道硬碰硬是不行的,于是就采用了“减灶计”来麻痹庞涓,后来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战后,魏国失去霸主地位,齐国崛起成为中原霸主。韩国灭国的危机也得到了解除。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韩国和赵国被灭国的战争拖垮了魏国,成就了齐国,此后中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希羽小得:从今天的故事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当一个人强大的时候,千万不要仗着自己的实力到处欺负弱小,四处树敌,这个是最没有情商的事情。或许你强大时没有人敢反对你,但是他们都记在心里呢,等你什么时候跌下神坛了,有你的好果子吃。还有一个道理,当你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足以抗衡一个人的时候,最好还是顺着他,保住自己最要紧。就像工作时顺着领导的喜好一样,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不要像韩国一样公然反对中原霸主魏国,这不是找着挨揍吗?
战国七雄都有过几近亡国的经历,属秦国濒临亡国次数最多(1)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章我们再讲讲齐国和燕国之间互相灭国的有趣故事。关于赵国和韩国几近灭国的战争大家还知道哪些,可以在下面留言,也可以关注并私信我,大家一起研究研究,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