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全域推進「村標」建設 鄉村文化「符號」成獨特風景

大邑縣全域推進“村標”建設 鄉村文化“符號”成獨特風景

大邑縣蔡場鎮新福村村標(攝影 洪偉)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洪偉):從成都大邑縣安仁古鎮前往蔡場鎮,綠樹成蔭的筆直道路兩旁,一邊是剛竣工的村民新居,另一邊由新居抽象符號和大紅中國結組成的象徵村民奔康致富的全新村標映入眼簾,在藍天和麥苗的映襯下,蔡場鎮新福村的村標儼然成了一道靚麗而獨特的風景。

據悉,為傳承和發展農村傳統文化,涵養文明鄉風,將當地文化深度融入社區發展治理和居民生活,2017年,大邑縣率先在成都市實施全域村標建設,將村標建設深度融入社區發展治理,結合不同村(社區)文化特色、資源稟賦,以塑造社區文化“符號”的方式,涵育文明鄉風。

大邑縣全域推進“村標”建設 鄉村文化“符號”成獨特風景

大邑縣青霞鎮仙台村太極村標(大邑縣社治委 供圖)

“來,我們拍一張合影。”春節期間,在外務工的大邑縣青霞鎮仙合村村民劉敏等幾名青年回到家鄉,發現村頭豎起一尊造型別致的村標——由小青瓦鑲嵌而成的太極圖案,旁邊刻有“仙合村”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彷彿向路人講述著該村與道家文化的淵源。村標成了一道精緻的風景,村民和遊客都紛紛爭相在村標前駐足合影留念。

“村標不僅是一個村(社區)展示自身形象、歷史文化、發展成就、美好願景的標誌,還是招商引資、推銷產品的金字招牌,是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精心打造的點睛之筆。”大邑縣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村標建設工作開始前,他們就組織能代表山區、丘壩、壩區特色的鄉鎮和相關部門赴河北省永年區學習考察,充分認識村標建設的目的意義。隨後,大邑縣通過對192個村(社區)進行調查摸底和分析研究,梳理需新建的村標共計155個,全縣共計投入資金519.68萬元,新建村標155個,涉及20個鄉鎮(街道)。

大邑縣全域推進“村標”建設 鄉村文化“符號”成獨特風景

鶴鳴鄉新民村村標

據瞭解,大邑縣把村標建設當成美麗鄉村建設的亮點來謀劃,大邑縣委社治委充分尊重民意,集思廣益,村民投票確定設計方案,塑造各村或社區的自己的文化“符號”。各村在設計村標之初,發動退休老教師、老幹部及知名人士,對本地歷史、文化元素進行挖掘,生成當地人、文、地、產、景等村標設計元素,並融入設計,村標上不僅有村(社區)簡介、來源傳說等內容,更融入了新時代村民對審美和文化的追求。

為了確保建設質量,各村(社區)通過入戶、電話、微信、微博、手機短信、基層平臺等廣泛徵集村民的意見、建議,生成村標設計元素,召開議事會,對徵集的人文、自然等村標設計元素進行梳理、歸類,通過投票表決確定村標融入要素和設計方案。各村的村標設計結合了各村(社區)歷史典故、文化底蘊、風土人情,因此建成後都是形態各異、獨具特色,成為各村(社區)的獨特的文化“符號”。

如今,無論是自駕還是騎行,穿梭於大邑縣各個村莊之間,既能欣賞到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還能欣賞到作為代表成都西部鄉村深厚文化底蘊的文化符號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