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饭局是中国人交流情感最完美的时刻。

蝇头小馆里吃着串儿的哥们,张口就是上百万的生意;热闹的婚宴上,再会躲酒的男人今天都得一醉方休;母亲端出熬透了的老鸡汤,归家的游子只有狼吞虎咽以表思念……

推杯换盏间,承载着中国人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有魔力的调料,让平凡的饭局酝酿出别样的味道。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如果要给饭局定一个最高标准,你心里「最美的一餐」是什么模样?

对「朱建」来说,最美的一餐是这样的:「父亲挑选出个儿很大的河鳗,烧出来的河鳗味道鲜而美,螃蟹肥美的季节,父亲将蟹肉一点一点剔出来,煎成藕饼」……

他说,生活中所有经历过的东西都会沉入记忆里,像灯塔一样散发着光芒。如果要唤醒这些记忆,美食是最好的载体。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朱建本可以安然退场,却在年近50的时候毅然辞职,去回归生活、寻找人生新的可能性。

辞职后,朱建创办了24季私享家,推出了触动无数人内心的最美一餐。

从静谧的山林,到喧嚣的市井;从平凡人家的爱情,到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愁…朱建做东的最美一餐,从不局限饭局的想象力,每次都让人眼前一亮。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饭局,不仅仅是食物和人的简单相遇。朱建想让人们知道:它可以是一件艺术作品,一场关于生活美学的实验。

/ 世俗和佛门仅一墙之隔 /

/ 在古寺中奉上法式素宴 /

杭州·香积寺丨2017.9.24

香积寺,杭州唯一一个处于市井之中的寺院,国内唯一一个供奉监斋菩萨(民间的灶神)的寺庙。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在朱建看来,素净是一个动词。

当它与佛教中的净食结合后,便有了艺术化的可能,可以使之呈现出一种洁净的极致,与追求美感的法餐不谋而合。

番茄水牛芝士配黑醋、白松露南瓜汤……由他担任主厨,应时应季用番茄、南瓜、芒果、桂花等蔬果、可食用花卉做出宛如艺术品般的佳肴。

法餐界有一句老话:「次等食材做不出好菜,遵循时令是法门」。看来,在食材的理解上,中外都能达成一致。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正如衍空法师所说:「素宴也好,秋雨也罢,都是因缘的集合。每一次信心清净的相聚,都是柳暗花明的伏笔」。

在世俗和佛门仅一墙之隔的香积寺里,旅美画家眉毛、作家王五四老师、「见山茶事」的老板何肥……所有人都沉醉在饭局里,丝毫不在意外头车声喧嚣。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寺钟声响起,饭局是一场洁净身心的仪式,哪里听得见杂音呢?

/ 蒋家第四代重回宁波故里 /

/ 一场家宴寻回民国风骨 /

宁波·奉化·溪口丨2017.11.14

时隔半个世纪,生性低调的蒋家第四代蒋友柏受朱建之邀,以「家宴」的方式和祖辈们在奉化溪口武岭中学大礼堂相遇。

这一餐,聚合了奉化的历史与人文、风物与特产、旧迹与新貌、变迁与发展。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浦睿文化创始人」陈垦、「艺术家」汪文伟、「摄影家」曾翰这些已然不惑的人出席晚宴,由蒋友柏亲自负责整个晚餐的的呈现与内容设计。

餐桌上最显眼的,是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像奉化溪口那条从民国流动到现在的剡溪。当客人们坐在餐桌两侧时,就像在粼粼波光的溪边用餐。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刘汉林作为主厨,提前几天到溪口,逛了城区、进了菜场,和当地名厨一起准备食材。

土猪肉、新鲜的冬笋、本地的芋头……用在地食材做出地道奉化风味,就是这次最美一餐的主基调。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溪口辦豆、黃魚戲雲、綠藻珠母、金魷伴蔥、奉蜆早筍、桂人圓滿」,听菜名就让人的思绪回到从前。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奉化的美景、美食、人文、自然和情感,全都聚合在「最美的一餐」这个特殊的场景里。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当人们身处于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历史的敬意便油然而生了。

/ 在600年历史的村落里 /

/ 奉上最具山林气质的一餐 /

浦江·野马岭丨2018.6.10

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早已无人居住。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4年前,餐饮界传奇人物「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偶然来到这里,对其淳朴风光一见倾心。遂斥6000万租下破败古村,想把这里打造成超过莫干山的最美民宿。

4年后,第一期作品交付:一座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的酒店出现在群山之间。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这个作品的开幕式,正是「最美的一餐」。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朱建邀请刘汉林老师做主厨,遍寻当季的山野食材,山区的野笋、农村露天种植的茄子、金华的香肠、桐庐的豆腐,都被他收入菜中。

过水的秋葵配上顶好的酱油,腊月里的肉配最嫩的笋,老母鸡的汤配小公鸡的肉……

每一道菜应时应季,是刘汉林为了最美的一餐所做独一无二的创造。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在最美的一餐,盛菜的器皿也敢和大厨的手艺一较高下。

后山砍的竹子剖成两半,配以清晨采摘的荷花,成了放凉菜的器皿;垫上带着雨露的野生芭蕉叶,这是放白切鸡的竹盘。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入夜,雨后。山风清澈,四野茫茫。天地下,觥筹交错的声音在山野间消散,只有昏黄的灯笼伴着人影憧憧。

/ 最美的一餐缘何而起 /

/ 朱建独家Q&A /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Q1:朱老师的项目有着蓬勃的生活气息,想知道朱老师对生活有着怎样的看法?

朱建:我经常会问自己一些问题,问题即道路。

比如:1、生命中什么最重要?

这个问题是开放式的,我的答案是时间。时间是不可逆的。这个特性决定了依附其上的事物的特性。

2、时间是由什么构成的?

时间是由一念加一念构成的。我们的意识就是念。川流不息的念想就是时间的线性。无形的念想塑成了有形的事物。

3、念是什么?

念是落在内心的种子。每一个闪过的念想都会落在心中。只是它以秘而不宣的方式,隐秘的生长着。某一天,当你突然做出一个决断时,你会发现,它的缘起竟然是在很久以前。念想的力量是惊人的。

这差不多就是我的生活态度。或者说,这些答案影响着我生活的基本面。

Q2:从传统媒体人转身创业,这几年,朱老师对创业的看法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为什么选择做这个事,转身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机缘巧合的故事?

朱建:创业是一个被误读的词语。

大部分人终身只是在寻求一份职业,并通过它期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它本身并不具有太多的风险。

创造力是极度稀缺的。而这一点,被很多人误解了。

真实的讲,我从体制里出来,首先是想做真实的事,或者说是让自己相信的事。其次,是想做有点创造性的事。

它算不算创业,我不去定义。我只能说,它有意义。

Q3:最美一餐这个事怎么诞生的,怎么做起来的,产生了什么影响,追求的是什么?

朱建:「最美的一餐」最初只是一个动机,试图把各种美好的事物通过一种形式连接起来。我喜欢美食。有一天,我意外吃到一道小时候我父亲做过的菜。就在一瞬间,我与父亲小时候共同生活的情景,全部跑出来了。而之前,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后来,我试着从记忆最深的一餐饭的角度去回望过往,发现人生所有的美好时光都集合在那里。所以,我们就想,可不可以去做能够被记忆一餐饭。这就是最美的一餐的由来。

想想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难。创意、筹备、实施,一圈下来,耗时费力,而且烧钱,并不亚于一场大活动。但几场操作下来,反响不错,尤其是体验过的嘉宾,完全被打开了有关美食的想象。

他们的表达就是一声「哇」。这一声「哇」太珍贵了。

反过来说,如何始终能制造出这一声发自内心的「哇」,才是我们真正的挑战。

朱健,他做东的每场饭局都是用尽心力的「最美的一餐」

朱建通过最美一餐把美好的事物连接起来,而北汽则是通过汽车,殊途同归。美好的事物和人终将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