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山海經是一套圖冊,同時圖上有大量的標註,圖下邊可能也有大量的對應說明。原始探索和記錄者應該是顓頊和帝嚳時代的多支考察隊,考察時間應該在6500年前左右。這是山海經測繪成圖的時代,核心內容也是這時候形成。其後多代(大約1千年)新的見聞故事等也向上補錄,標註和註解也不斷增加。

B.c 3500-3300 左右時間, 由於超新星爆發(十日並出)嚴重衝擊地球環境(額外增加熱輻射25%左右,造成短期冰川和極地快速融化)爆發大洪水和海侵(水逆行)。 地球大氣環境劇烈動盪22年(就是尚書裡大禹治水的22年)。地球大陸之間的道路產生巨大變化(大量沼澤溼地形成),人類喪失全球考察能力。大禹重新獲得山海圖(有故事反應),但已經無力做大的更新了。

後期山海圖中新增標註就很少了,周穆王西征等時候應該增加了一些,但總體增加很少。山海經內容保留的基本還是上古和中古的內容。如果山海經看作一套系統,核心框架是顓頊帝嚳6500年前搭的,後世有不少補丁包和插件更新,但基本都屬於內容填補而已。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但作為主框架的圖冊還是基本流傳了下來,至少到漢武帝時代。山海圖冊還是漢武帝的重要參考。

“而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窴,其山多玉石,採來,◇集解瓚曰:“漢使採取,將持來至漢。”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雲。”

大宛列傳裡,明確寫到,漢武帝看了漢使送來的玉石,聽了他們的彙報,案古圖書(查閱山海圖冊),告訴他們河源的山叫崑崙山。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漢那個時代,大家的共識是黃河的源頭是塔里木河的源頭,羅布泊的水潛行地下,從青藏高原再湧出形成黃河。

“於窴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索隱鹽水也。太康地記雲“河北得水為河,塞外得水為海”也。□正義漢書雲:“鹽澤去玉門、陽關三百餘裡,廣袤三四百里。其水皆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山為中國河。”括地誌雲:“蒲昌海一名泑澤,一名鹽澤,亦名輔日海,亦名穿蘭,亦名臨海,在沙州西南。玉門關在沙州壽昌縣西六里。”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另外這裡要指出一個現在主流觀點的錯誤,就是于闐在和田,這完全是斯坦因拍腦袋的結論,但被中國後來所謂的著名學者們不假思索的當成真理給繼承了。于闐99%就是今天的喀什。喀什那邊是塔里木河正源的葉爾羌河,葉爾羌河谷也產玉,數量眾多。漢使到達的崑崙,葉爾羌河上游,世界高峰中最容易在下邊仰望的K2, 喬格里峰。喬格里峰海拔8600+, 世界第二高峰,但喬格里峰山下相對好到達,沿著海拔3千多的河谷,可以比較容易的抵達距離喬格里峰很近的山腳區域。而且喬格里峰高差比珠穆朗瑪峰大的多,視覺氣勢和衝擊非常壯觀。作為葉爾羌河河源,完全符合史記裡的記載。“於窴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從分水嶺角度講,帕米爾高原是世界大河分水嶺。距離喀什比較近,現在中國領土之外的薩雷闊勒嶺,是東西帕米爾分水嶺,也是世界大河分水嶺。實際有時候排除人們的主觀判斷,我們只看原文和事實,會發現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塔吉克--帕米爾地區地緣結構及“塔格敦巴什帕米爾”(東帕米爾)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比如對於帕米爾高原的描述,一般認為10萬平方公里(333*333 公里),8個大帕(平原谷地)。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好,看了這些關於帕米爾高原的認知,再看山海經裡對崑崙之丘的記錄。

卷十一 海內西經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

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方八百里,高萬仞

在八隅之巖

如果說這些只是巧合,你覺得相信嗎?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神話傳說還是地理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