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大力發展扶貧車間 助推羣衆穩定脫貧

大力發展扶貧車間 助推群眾穩定脫貧

申君明

甘谷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3年有貧困村195個,貧困人口16.62萬人,貧困發生率29.5%。通過近四年全力攻堅,2017年剩餘貧困村142個、貧困人口2.9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5.29%。今年以來,甘谷縣聚焦整縣脫貧摘帽目標,緊盯就業增收這一核心,大力發展直接進村的“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脫貧,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產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脫貧新路子。

一、政府全力服務保障,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持政府主導,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扶貧車間”建設的指導意見》,著力在資金、廠房、訂單、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為“扶貧車間”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針對發展缺資金的問題,縣財政設立“扶貧車間”專項擔保基金,撬動縣內金融機構落實貸款額度1000萬元。對於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達到一半以上的“扶貧車間”,財政補貼50%的水電費。針對廠房建設投入較大的問題,採取政府投資新建、企業自建、改造利用現有閒置房屋等“三管齊下”的辦法,財政投資新建一批生產車間,確定帶動企業後直接入住;企業自建廠房的,由相關鄉鎮和村一級協調建設用地;改造村級現有閒置房屋,作為企業生產車間,並同步配套水、電、路等設施。針對管理缺人才的問題,設立一定數量的公益性崗位,選聘部分優秀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到“扶貧車間”從事營銷管理工作,財政給予相應工資補貼。針對就業群眾缺技術的問題,整合人社、農業、婦聯等各類培訓項目資金,專項用於務工群眾帶薪培訓,既降低了企業負擔,也讓群眾在崗前培訓期間有收入。針對生產訂單沒保障的問題,引導縣內企事業單位將校服、工裝交由“扶貧車間”生產加工,並通過中車集團等幫扶單位爭取到生產訂單50餘萬套,保證了“扶貧車間”持續健康運營。

二、始終聚焦扶貧導向,助力實現精準脫貧。緊盯“扶貧”這一核心導向和根本屬性,“扶貧車間”的佈局、建設、發展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全力服務保障脫貧攻堅。把帶動貧困群眾就業作為創建“扶貧車間”的硬性指標,“扶貧車間”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就業貧困群眾不能少於總用工人數的50%。嚴格落實“三個優先”選址要求,“扶貧車間”優先在貧困村、人口聚集區、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佈局建設,真正打造貧困群眾身邊的就業平臺。立足貧困群眾缺乏技能的實際,將培訓課堂同步延伸到貧困村,鼓勵發展服裝加工、草編繩編、鞋帽製作、手工木雕等“小、快、靈”的產業門類,讓貧困群眾短期見效、穩定脫貧、長期增收。建立帶動企業與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帶動企業適當讓利於貧困群眾,保證每個就業群眾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三、緊盯群眾實際需求,探索創新建設模式。緊緊圍繞貧困群眾實際需求建設“扶貧車間”,探索推廣了“廠房式”“居家式”“跟進式”“易地搬遷式”四類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制約脫貧的突出問題。立足部分群眾無法外出務工的實際,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方式,將生產車間建在人口較為集中的貧困村,送工作送崗位到群眾家門口,貧困群眾就近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立足部分貧困群眾既無法外出務工又沒有固定時間上班的實際,採取“企業+訂單+貧困戶”方式,在完成技能培訓後,把生產原料發放到貧困戶手中,送訂單到戶,實行按件計薪,貧困戶自由支配時間,在家中進行“居家式”生產加工。立足部分群眾到鎮區“陪讀”無固定收入的實際,主動跟進服務,將“扶貧車間”建在學校規模較大的鎮區,採取“錯時”工作制,讓“陪讀”的學生家長就近就業,邊帶孩子邊掙錢。立足易地搬遷群眾缺乏穩定增收產業的實際,將“扶貧車間”建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吸納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就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四、培育壯大企業主體,做大做強帶富龍頭。堅持市場化導向,落實優惠扶持政策,採取“壯大一批、引進一批、新建一批”的辦法,努力做大做強帶富龍頭,保證“扶貧車間”長效運行發展。一方面,鼓勵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貧困村發展“扶貧車間”,在帶動貧困群眾就業的同時,也拓寬了企業自身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瞄準投資小、門檻低、管理靈活的小微企業,廣泛開展招商引資,鼓勵縣外企業帶設備、帶技術、帶訂單創建“扶貧車間”。再一方面,制定出臺了《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致富能手、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創建“扶貧車間”,培養了一批脫貧致富帶頭人。

五、積極融合“三變”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堅持把“扶貧車間”建設與農村“三變”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對運營情況好、帶富能力強的“扶貧車間”,優先確定為“三變”改革示範點,政府與企業合作共建“扶貧車間”,企業自建的廠房由政府出資一次性購買回收,新建廠房、項目資金、建設用地、改造利用的閒置房屋折股量化並分解到村集體和農戶,實現了“扶貧車間”股權化經營,打造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新渠道,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積累,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者系中共甘谷縣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