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膨胀时代,考生如何另辟蹊径?

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通货膨胀,可纵观这几年的高考分数,发现它也在经历着"通货膨胀",且膨胀速度比人民币还快。有人开玩笑说:分数正越来越不值钱,600分多一点点,前些年能报南京大学,两三年前好歹也还能上南开大学,现在也就南昌大学混混了,再过几年,估计连南昌大学都别想了...

据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9,750,000,去年是9,400,000,只多了350,000人;而今年全国高考超过600分的就有34万多人,是去年的2倍多;也就是说,高分的人越来越多,考生们倍感压力,觉得离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越来越遥远。

去年各省市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如下:

高考分数膨胀时代,考生如何另辟蹊径?

今年各省市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及上线率如下:

高考分数膨胀时代,考生如何另辟蹊径?

由此表可以看出600分上线率最高的是北京,高达17.82%;其次是浙江,为13.41%;天津紧跟其后,为13.13%;这三个省市600分上线率都高达10%以上,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10多个人都能考到600分以上。

再看排在末尾的山西、广东、宁夏、青海这四个地方,600分上线率低于2%,特别是青海省,连0.5%都不到,仅为0.46%,也就说整个青海省只有不到200人能考到600分以上。

我们再来看各个省市去年和今年600分以上人数的数据对比图,可以看出来差异很大。

高考分数膨胀时代,考生如何另辟蹊径?

差距最明显的是河北省,相比去年,今年达分人数比去年多了17771人;

除此之外,河南、安徽、湖南、四川今年达600分以上人数比去年600分以上人数都多了一万多人;

山西省虽然增长数不是最多的,但是增长率高达30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增长率紧跟其后,增长率为266.98%;

江西省增长率排名第三,增长率为200%以上。

看来有同学开玩笑讲的同样分数,不同年份,可报考的大学差距悬殊的言论未必夸张。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分数走高、高分人数增多的局面呢?美国E2移民服务中心小编简单分析了下:首先高考整体的难度呈降低趋势,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从高中课本中删除;其次,原来只看分数,目前分数的权重在高考中比重降低,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除了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外,综合素质的培养则变得尤为重要,小编觉得以下7类考生在未来更容易得高分:

1、思维活跃的考生

此类考生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触类旁通,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今后考生在高中阶段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广泛阅读的考生

此类考生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经验以及知识的融通、应用能力。今后考生要多提高自己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

3、动手能力强的考生

此类考生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今后考生要重视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以拓宽考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

4、亲近传统文化的考生

此类考生在语文基础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今后考生在课堂内外多关注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学习书法、国画、京剧等课程培育审美情趣。

5、善于传递正能量的考生

此类考生"德"的方面很优秀,也与"智育"相得益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后考生要多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

6、擅长逻辑思维的考生

此类考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的优势更明显。今后考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做逻辑思维训练来提高自己。

7、华侨生

此类考生只需拥有华侨生身份。华侨生试卷的难度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且录取线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一本录取线只需400分左右。

更多资讯请关注【美国E2移民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