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轉移 企業家異地建廠投資必須看懂這三點

2018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的起步之年,根據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快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製造業企業。據市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已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473家,疏解提升市場112家、物流中心15個。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紮實有序推進,而留給被疏解企業駐足觀望的時間則越來越短,向外地轉移投資時不我待。那麼疏解企業如何保障去外地投資的安全?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需要各企業家重視。

一、異地投資,看當地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今年被再度關注的話題。年初,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的首個議題就是進一步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對於準備到新環境投資的企業家來說,政府是否作為?承諾是否兌現?營商環境是否健康?是企業家最關心的。

一般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時候,都會給出非常優厚的條件,比如稅收方面如何減少,政策補貼方面如何優惠,銀行融資方面如何方便,但是等到企業真正來投資了,地方政府的承諾往往很難順利兌現。習慣了北京規範服務的企業,到異地投資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當地營商環境。

一是走訪當地企業。在招商引資的時候,政府都是說好的一面,那麼作為準備投資的企業必須微服私訪,去當地的企業瞭解政府的服務態度,服務意識以及服務水平,他們的經營環境如何,政府職能部門會不會經常登門“拜訪”,他們最清楚。

二是參考已疏解企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以來,大部分北京企業選擇轉向河北、天津投資。2015年到2017年,京津冀三地產業對接協作不斷鞏固提升,北京對津冀的投資呈現井噴態勢,認繳出資額累計超過5600億元。據對已疏解企業的統計,北京藥企集體“落戶”滄州專門打造的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北京同仁堂(集團)、北京北方大陸、北京美寶高科等24家保健品企業落戶灤南(北京)大健康產業園,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及上下游企業向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集聚,北京京華派克、北京鴻銳嘉、北鵬集團、大田感光等一批高新制造企業落戶邯鄲冀南新區中電科技園。

縱觀以上已有動作的企業,可以看到其實政府功能分區已定,對於還在觀望的企業,不如借鑑一下前人經驗,瞭解一下同行企業或鄰居企業把新家安在了哪裡,參考他們的考察投資經驗,選擇的理由,投資的感受,順勢而為,可以幫助企業少走彎路,少摔跟頭。

二、異地投資,尋求優越地理位置

自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開展以來,招商引資會議接二連三在京召開,各地招商局紛至沓來,賣力推薦,不斷向企業拋出橄欖枝。但是,企業作為投資方,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實地考察調研後,再下結論。

北京企業疏解,異地投資建廠,除了是響應國家號召,最大的目的也是藉此機會轉型,升級產品,降低成本。特別是生產製造類企業的轉移,選擇一個優越的位置,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這一高額開銷。有的企業面對政府開出的優惠條件,把工廠建在一個交通比較閉塞的地方,結果當企業投產後開始把產品往外發送時,卻因交通不便造成大量的產品積壓滯銷。沒有良好的交通環境和道路設施,企業很難發展。所以企業投資建廠時,一定要實地考察當地的交通物流網絡,為新家尋找一個發達的運輸後盾。

例如,對於有生產流程的一般製造業企業來說,環京第二圈層的邯鄲、邢臺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邯鄲、邢臺位於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樞紐,境內鐵路交叉、國道交叉、高速縱橫、航空便捷,2小時交通圈覆蓋北京、天津、四省會,這對外遷企業來說,既不會離京太遠無法享受輻射效益,也不會離京過近拉高成本開支。相信憑藉區位優勢,冀中南地區也會為京津冀一體化增添巨大的想象空間。

三、異地投資,選擇可靠招商平臺

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省各地開發區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一批合作共建的產業招商平臺如雨後春筍在河北生根。這些平臺主要協助北京地區企業以及投資者考察當地園區,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諮詢、產業對接、項目推介、公司註冊等綜合服務,幫助北京產業與當地招商部門進行高效對接,從而減少中間繁瑣環節,提高產業轉移效率以及成功率,為京津地區產業轉移對接搭建便捷橋樑。

為保障企業異地投資安全,企業可以選擇一個可靠的招商平臺幫助你從中斡旋,既可提高投資選址效率,也可為投資增加一份安全保障。如央企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與河北地方政府開展合作,開辦中電科技園,在業內開創了一個“央地聯合”的園區輕資產運營模式,這種模式為既有央企品牌背書,又有政府特別政策支持,為入園企業提供了雙重保障。現在,中電科技園已經成功在邯鄲、邢臺、任丘等地開園,吸引了北京菲普樂、卡林新能源、恆潤寶、春凱龍、海寶科技等近三十家企業入園。

總而言之,企業外遷,異地投資是非常謹慎的事情。幾億元的投資一落根就很難移動。企業家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考察工作,吸取好的經驗,唯有如此,企業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投資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