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寒山寺「正解」!

蘇州寒山寺“正解”!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起古典的蘇州,或許你會首先想到寒山寺。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有張繼的石刻碑文,還有文徽明、唐伯虎的碑文殘片,古蹟眾多。現在作為蘇州著名的旅遊勝地和城市名片,寒山寺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一睹它的風采。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寺/高振博

不過,你知道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寒山寺是什麼樣的嗎?你知道寒山和尚真的來過蘇州嗎?你知道《楓橋夜泊》這首詩的正解嗎?你真的瞭解寒山寺嗎?

上世紀七十年代

寒山寺周邊風景淒涼

上世紀七十年代,歷史上曾經名震天下的楓橋鎮,市面蕭條,店裡的人都懶洋洋地用胳膊肘撐著櫃檯,從窗口看著街上,更不用提現在的“楓鎮大面”。那時候所謂的楓橋大街,很是窄小,只能容得下兩輛自行車行駛。

蘇州寒山寺“正解”!

楓鎮大面/蘇州煙雨

而寒山寺呢?大門緊閉,裡面沒有什麼動靜,大門前更是很少有人駛過。那時寒山寺旁邊的大運河附近有一家造紙廠,造紙廠的水直接排到大運河,所以寒山寺旁邊的河水很渾濁。而周邊房子的牆壁上,都貼著一團團紙漿,就像是一團團泥巴,是市民為了曬乾拿來做燃料用的。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寺/匯圖網

這就是那時候的寒山寺,周邊的風景很是淒涼。

一代名剎

晚上竟然傳出慘叫聲

文革結束,蘇州曾有一起冤案,冤案中的一些人就被關在了寒山寺裡,蘇州有一部中篇評彈《白衣血冤》說的就是此事。寒山寺的方丈秋爽法師曾說,曾經淘寺內的一口古井時,淘出了無名者的遺骨,而這些人是什麼人,現在也已經不知道了。

蘇州寒山寺“正解”!

《白衣血冤》老戲單/網絡

那個時候,寺內的佛像被轉移到了西園寺,方丈室內的牌匾還是寺內的和尚下放到崑山做農民當作睡覺的鋪板才保留了下來。與現在的盛況相比,你能想象到以前的寒山寺是這樣的落魄嗎?

寒山寺寺名的變遷

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的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因為寒山和尚改名成為寒山寺。北宋又改回了“普明禪院”,南宋又改名成為了“楓橋寺”,直到元代才複稱“寒山寺”。其後,這個名字在明、清、民國及至今一直沿用了下來。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寺/匯圖網

寒山寺的寒山

究竟到沒到過蘇州

唐貞觀年間因為詩僧寒山,這座寺廟就叫做了寒山寺。但是寒山究竟到沒到過蘇州,到現在都沒有弄清楚。因為在他留下的詩中,並沒有他在蘇州寺廟裡生活的作品,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沒有來過蘇州。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拾得/網絡

不過又有他來過蘇州的證據。在《蘇州文物》第四十九詩中,“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來訪親友,大半入黃泉。”這裡談到了他曾經回故鄉。

蘇州寒山寺“正解”!

運河邊上的寒山寺/中國圖庫

《楓橋夜泊》的正解

話題再轉到這首詩上,關於這首詩,或許現代人有所誤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我們所學的古詩解釋中,“烏啼”指的是烏鴉,但是烏鴉似乎與下文的“漁火”連接不起來。有人說“烏啼”指的是烏啼橋,但是那裡並沒有這樣的一座橋。那麼寒山寺的和尚是怎樣解釋的?他們是這樣解釋的,“烏”指的是水老烏也就是魚鷹,這樣一來,就能跟下文的“漁火”連接了起來。

蘇州寒山寺“正解”!

另外,“愁眠”所指的愁眠山,也就是今天的獅子山,但是蘇州並沒有愁眠山這樣的說法。

蘇州寒山寺“正解”!

獅子山/網絡

寒山寺的夜半鐘聲

關於古鐘的跌宕起伏

一年一度的寒山寺聽鐘聲活動已經成為了蘇州人每個新年必不可少的習俗活動,但是關於寒山寺的鐘,也有著很多故事。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寰駑齋主

“夜半鐘聲”在唐代叫做“定夜鍾”,不過後來這一習俗消失了,並且唐代的這一口鐘也消失了。太平天國時期,寒山寺所在的這一片化為了灰燼(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這寺廟是在光緒年間又重新修造的。原有的鐘有人說是被日本人搶去了,並且在日本有個叫做山田的和尚,在日本到處找這個古鐘的下落。日本民間還集資仿製了唐式青銅乳頭鍾一口,在1906年的時候贈送給寒山寺,後來還被康有為批評過。

蘇州寒山寺“正解”!

現如今寒山寺的鐘樓/全景網

關於這口唐鍾,還有說是為了防禦地方上的倭寇,把鍾熔化去做大炮的說法,不過又有誰知道呢?

直到2007年,寒山寺啟動建設“大鐘大碑園”,第二年,從武漢鑄成的鐘運到蘇州,重一百零八噸,成為當時“華夏第一鍾”。現在,每當寒山寺的鐘聲響起,蘇州上空鐘聲長鳴,為這片風水寶地祈福安泰。

蘇州寒山寺“正解”!

寒山寺的鐘/豆小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