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 觀相之未來禪現象

禪 觀相之未來禪現象

真~幻

禪相說到了 我們 ”無為“ 止觀。。進入了未來禪階段,有了虛空感覺,好像踏踏實實在走路,突然一腳踩空了,大地消失了,連重力都消失了,分不清上下,分不清天地了。又比如,大家儘可能試想,上下樓梯的時候,一腳踩空那一瞬間是什麼感受。那就好比地面越踩越軟,身體越來越輕,後來就失重了。一切如果都被我們忽略,那麼我們無法參照自身還有所有事物的意義在哪裡了。

未來禪階段的開頭,我們突然產生恐懼感,於是可能嚇一跳 好像在太空失重等等,感覺不穩退了出來。大家不用懷疑,萬一不會退出之類的。初次接觸這種感受,一定會退出來。

因為那是未知的領域,好比,當你走進一間房,門背後突然跳出一個人出來嚇唬你,你肯定會被嚇到,因為你不知道門後面有人。

我們為什麼要開始論述理論了呢?因為假如你提前知道門背後有人,隨時做好準備,那麼就不會被嚇到了。同理,要進一步分析這個現象,我們才會提前有所知。

至於提前有所知,還有一個目的。在禪定過程裡之前的種種執念, 觀呼吸,拋開雜念,專注等等。說明,我們在觀呼吸的過程中,只要專注,是儘量做到不想那麼多事情的,最好就是不要想。所以我們需要提前知道原理,這樣在遇到事相發生的時候,我們才會直接知道,而不去想。

舉個例子,比如我問你圓周率是多少,大多數人不用過腦,開口就是3.1415……。但是反過來,假如你不知道圓周率是什麼呢?是不是會反問我,圓周率是什麼?然後我說,就是圓形的周長除以直徑。然後你又開始瞭解,周長除以直徑,可能還有做大量的計算,實踐,最後得出3.14152……。於是乎,你瞭解,計算的過程,就是繁雜的大腦工作,就是你在運用邏輯,在想的過程,就是雜念。都會干擾到你的禪定,如果你提前有所知,自然就沒這些過程。所謂知而不想,想而後知,很重要,關乎你是否能走到下一步。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量經典論述都提到,光練習禪定,但是不學習總結智慧原理,是邪定的原因

我們發現,我們知道自己存在,活著,無時無刻,都有一個源頭,那就是我,我看見,我聽見,我聞見,我們這個世界聯繫的就是這些感受。(

不厭其煩闡述這個觀念,是希望大家記住)這些感受裡面充斥著一個源頭,那就是我。是我在思考,是我在操控眼睛看,是我在操控耳朵聽。我這個“皇帝”一旦放權了,不再自主管理這些身體機能。是不是突然感到自己離世了呢?

這就是我們的第一種證悟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或者電腦裡面的遊戲場景和現實世界的場景,宛如真實的夢和實際的菜米油鹽。

禪 觀相之未來禪現象

那就是無論物質世界,或者自我的存在本沒有“意義”。因為我們與物質世界交互作用,所以物質世界對我們有“意義”。如果沒有交互作用,要自我存在幹什麼?要物質世界幹什麼?所以可以進一步總結,所謂意義,純粹是我們大腦裡的一種價值取向而已,依附大腦的意識而存。

在這其中,我們通過邏輯運作,有幾個智慧誕生出來:第一,自我不能獨存,需要參照物質世界才知道自我的存在。第二,意識能把自我和物質世界分辨出來,分別出來。知道我是我,其他事物是其他事物。這個在佛學裡有專有形容詞,叫做證自證分。第三,眼,耳,鼻,舌,身,五官五種感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幾種感受傳到大腦,還是意識在分析這些外界刺激。所以彙總到第六識,意識。所以還是意識起到證自證分的作用。第四,說到源頭,就是我,我們發現,我願意想什麼,就想什麼,發現意識也是被操控的。並且我們在這種主觀的,主動的放下物我互動的境界中,產生出恐懼感。說明這個我,不願意不存在,非常執著自己的存在。於是我們可以猜測到,意識後面的“操控者”,或者說原動力,就是這種強烈的執著,我們稱為我執,佛學也有專有名詞,叫做末那識。(以上這四點,是重點,大家要好好推敲思考。並且這就是我們現階段得出的證實,所謂體證!證悟)

禪 觀相之未來禪現象

大家千萬要注意,這裡的證悟, 只是我們在實踐中的所得,只是相對的真理,而不是絕對的真理。因為這些道理裡所呈現出來需要的因素,條件。都是要不主觀,要不客觀,偏朝一邊。另外就是,把事相作為理論的條件,那麼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的,都不是永恆的,所以不能做為絕對的,永恆的參考,因此我們只能把這些證悟歸為世俗智,世間智,不究竟的道理,非絕對真理。

另外也說明了……還沒到究竟地的圓滿智。

當我們到了未來禪,突然被嚇退回來,應立即停止練習,起身走走。勞逸結合,如果你此刻再從粗心住一步步再走,難以再走到未來禪了。

長期的久坐,或者長期的久動,對身體都不好。而且恐懼這種感受,說白了也是一種苦受,對我們的身心有一定傷害,為什麼呢?你試想,收到驚嚇時,我們是不是會突然吸進一大口氣?本來平穩的橫膈膜肌,突然收縮。心臟感覺突然停住,然後就開始跳個不停。這時候,你是不是需要一個緩釋的過程,在心緒不寧中,慢慢平靜下來?

也許未來禪是我們某一天突然進入的,但是這一次的進入會讓我們或長或短一段時間,無法再達到這個境界,你可能每天都練習,有的人第二天就又能達到未來禪,並且又嚇退出來,也有的人,可能好幾天都不能再有這樣的經歷了。

慢工出細活,尤其如此細緻的活,急必遭損。慢慢來才可以,並且我們就算反覆體驗這個階段,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在禪定中,我們大部分實踐並沒有想什麼,也因為如此,所謂準備好被驚嚇是難以準備好的。所以反覆被驚嚇沒有什麼益處。

不可急切,現在已經到了我們該學習理論知識的階段了,只有把所知,深刻的刻進我們的意識裡,而且脫離邏輯,深刻的影響,變成潛意識,變成信條。我們才能達到知而不想的境界,在相對“無我”的未來禪中,順理成章的做出應對反應,也於此,我們才能克服它,進入更深入的禪定世界。。。。。。。。

下回分解

禪 觀相之未來禪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