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有效指导下属

“领导者的至善境界是靠友善的行动影响下属,而不是给人脸色。——宁向东”

学会有效指导下属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自己的观念决定所采取的行动,行动进而影响他人的观念,他人的观念最终影响他人所采取的行动,这是领导影响下属行为的逻辑链条。冷静的坐下来,讲道理,做示范是行为;把脸沉下来或者破口骂人,是发泄自己的态度,并非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

同理心

想要影响员工的观念,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这样才能融入下属的情境,建立起有效沟通和有效指导的平台。否则,有可能自己说的全是对的,但下属却根本听不进去。同理心是获得下属追随的基础,做到同理心,可以关注四点:

首先,学会倾听,避免打断下属发言,走出领导者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境。

其次,在下属倾诉过程中,学会看透对方的真实诉求。对方的倾诉就像一口吃到嘴里的鱼,仅仅感知鱼的味道还不够,要尝试看到桌子上的鱼,甚至想到上桌前水里游的鱼。判断下属求助的真实目的,再给予不同的指导方式。

再次,发挥同理心意识,尝试切入下属的情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帮他分析问题。多问自己“他为什么......”

最后,告诫自己不要以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为标准来要求下属。

学会有效指导下属

前馈管理

反馈管理是指结果发生之后,根据结果对下属进行鼓励、指导或者批评的行为。相对而言,前馈管理指在问题发生之前,及时察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前化解风险的过程,可以防患于未然。做好前馈管理需要注意三个事情:

首先,注意员工的情绪,让员工在良好的感受下加深对任务的理解。

其次,给员工传递清楚工作任务,让员工抓到任务重点,必要时可以采用让对方复述的方法。如果信息高度不对称,需要关注的不是自己说了什么,而是对方记住了什么。

最后,给员工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

批评的艺术

拥有同理心,也做了充分的前馈管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就需要进行指导,批评是指导的一种方式。人性都是愿意被表扬,讨厌被批评,所以表扬可以分多次进行,但批评要争取次数少,但每一次都起到效果,避免隔靴搔痒。通常情况下,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员工,有几种例外,态度问题、严重违反规则的问题以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批评人,不是为了得罪一个人,或者要赶走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带出一个人。——宁向东

学会有效指导下属

加藤和昭给人的启示,根据下属个性成熟度和下属亲密程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三明治方法是先表扬,中间批评,最后加以鼓励。先抑后扬法通常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进行批评,然后再进行加油打气。最后针对个性成熟,和自己关系足够亲密的下属,可以直来直去,不用铺垫。

另外,批评下属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控制时间,避免没完没了,达到目的即可。其次,避免使用某人的成绩来对比批评其他人,容易制造矛盾。最后,需要注意就事论事,避免人身攻击。

学会有效指导下属

有效地指导下属,是带队伍的关键,而队伍是一个领导者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经营事业,其实就是经营下属,经营队伍。很多时候,团队不缺钱,但是缺有价值,愿意追随的人。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下属力模块——指导下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